对抗酶的消化,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弱骨吸收用() 雌激素。 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产物。 降钙素。 双磷酸盐。 氟化物。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50%~70%病例的血清C3持续降低。 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隐匿起病。 免疫病理显示IgG和C3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 90%病例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
某女童。2岁,春季发病,发热2天,体温38~38.5℃之间,有汗,口渴喜饮,咳嗽,流黄涕,打喷嚏,恶心,呕吐2次,吐物酸腐,不思饮食,时有腹痛,大便酸臭,夹有不消化食物,溲黄。查体:咽红,乳蛾肿大,心肺(-),腹胀拒按。大便常规:稀便。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至风关。本病最准确的诊断为() A.咳嗽。 感冒夹滞。 伤食吐。 伤食泄。 腹痛。
男性,8岁,因浮肿半个月入院,查体:全身浮肿,尿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舌苔腻,脉沉弦。治疗小儿水肿水毒内闭首选方剂是() A.己椒苈黄丸合玉枢丹。 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真武汤合小半夏汤。 以上都不是。
隐匿性肾炎表现是() A.肾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 B.高血压。 C.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D.蛋白尿。 E.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小病变型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