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世。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米开展工作,小米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2.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3.针对这些困境,小米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4.通过以上分析,请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阿健,男,14岁,年幼丧母,其父长期不务正业,靠领取低保金勉强维持基本生计,平日里对阿健的关怀很少,动怒时甚至对其施以暴力。为此,阿健常夜不归宿,流连于网吧通宵打游戏机,久而久之便结交了一群社会上游手好闲的不良少年,阿健与他们混迹在一块儿后渐渐养成了旷课的坏习惯并染上了吸烟等恶习。对此,阿健的班主任十分焦急,求助于学校社工小吴。社工小吴接案后,为帮助阿健回归学校,使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仔细评估了阿健及其家庭的特殊需要,运用了一套专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阿健进行个别辅导并从不同角度给予其家庭各种支持。问题:上述案例中的社工小吴采取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阿健进行了帮助,请简要说明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在与某居民小区仅一墙之隔的地方,建造了一家家具厂。由于各种原因,厂方没有废气处理设备,各种加工家具产生的有害气体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有毒有害刺鼻难闻的气体随着空气弥漫在整个居民小区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许多居民因此无法在小区内进行晨练、散步等健身活动;废气更直接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许多居民一年四季都不敢开窗通风透气,有些年纪大的居民还出现咳嗽、头痛等反应。所有居住在这个小区的居民都怨声栽道。居民多次与厂方交涉,均无功而返。厂方以缺少资金为由,拒绝安装废气处理设备,仍然继续生产,而且随着生产量的增加,废气排放量有增无减。日积月累,终于有一天,忍无可忍的几百名居民准备结伴冲向家具厂,一场不堪设想的群体事件眼看就要发生。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2.面对当天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平息风波,化解双方矛盾,并且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张先生,45岁,两年前因意外事故致使右腿残疾,只能依靠拐杖行走。张先生失去了工作能力,全家仅依靠他的妻子养家。近一年,妻子常常埋怨张先生无能,而她又不得不每天辛苦工作赚钱。他最关心的儿子小张,现就读高中二年级,成绩一般,个性好强,总是对爸爸的过分关心感到很不耐烦,觉得许多事情他问了也是白问,根本帮不上忙。张先生越来越觉得难以和儿子沟通,而夫妻、父子之间的争吵也让他对妻子和儿子充满了愧疚感。 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张先生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张先生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方案设计题:你所工作的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多,特困户多,因病残生活困难人员多,生活水平总体偏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区内的抱怨、不满情绪逐渐显现,不稳定因素也不断增加。作为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试针对这个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救助工作服务方案。
案主结婚近20年,结婚三个月之后丈夫就对她发生暴力行为,丈夫有酗酒的习惯,酗酒之后就有打她的习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这是家常便饭。该妇女一直想脱离这种婚姻.但丈夫威胁要杀她全家,并且也经常到娘家去骚扰,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她说她有时候都想死了算了。本来聪明能干的她,现在却思维缓慢,变得胆小怯懦,语言表达力差。前几天又一次遭受丈夫毒打,并被赶出家门,她在外流浪两天,实在无处可去.找到了你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
问题:1.作为妇女社会工作者,你会采用什么样的个案工作服务模式?若对其进行辅导应采用什么方法?2.结合上述案例阐述如何接待受虐妇女并帮助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