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价值网的协同机制对价值网的性能状态有重要影响;而要研究价值网的协同机制,必须首先解决好价值网协同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协同主体属性与协同绩效的关系问题、协同结构属性与协同系统的效率问题、协同系统中主体行为演化模式及其控制的问题等。本文综合应用协同学理论、价值网理论、群智能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对价值网协同的关键问题先从总体上进行阐述,探讨了价值元胞的概念,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和Agent方法建立了价值元胞的结构模型,分析了价值元胞的一般属性、能力属性、质量属性和资源属性及其对协同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价值网协同系统的协同绩效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协同系统主体属性对协同绩效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协同Agent 的能力属性越强,相应地系统的协同绩效越高。给出了在协同竞争环境下,协同系统中Agent的协同竞争决策模型及相应的算法;选取了最能反映协同结构特点的两个属性指标——协同规模size_G和协同范围range_C,研究它们对协同绩效的影响。结论是协同规模size_G对主体的绩效有负相关作用,即协同规模小一些比协同规模大更有利;而协同范围range_C的大小对于两种Agents的平均分值、最终分值,都有正相关作用。 提出了Agent行为模式曲线,建立了协同系统中Agent行为演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决策算法;对协同系统中Agent的行为演化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惩罚是促使自私行为减少甚至消失的有效办法,惩罚力度越大,效果越明显;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利他行为主体比自私主体更具有生存优势;要支持鼓励利他行为,主要不是靠增大利他收益,而是降低利他成本。在Netlogo平台上开发了两个仿真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协同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仿真研究;得到大量的仿真实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一些有定量数据支持的结果,再与定性的理论分析相结合,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