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烟台大学人文学院723中国通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洪宪帝制

1915年12月12日,【答案】洪宪帝制是1915至1916年袁世凯进行的复辟封建帝制的活动。

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并下令废除民国纪元,改民国五年(1916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同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称帝使北洋集团分崩离析,列强也撤回了对袁的支持,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2. 《天津条约》

【答案】《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6日和27日,桂良、花沙纳同英、法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有:①英、法公使驻北京;②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地为通商口岸;③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传教和通商;外国商船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④修改关税税则;⑤中国向英国、法国分别赔款银400万两和200万两。⑥同时规定,条约的批准书一年以后在北京互换。《天津条约》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 海国图志

【答案】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魏源所编写的一部地理著作。《海国图志》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较为详尽、系统地介绍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的著作,给封闭了近百年的国人带来全新的近代世界观念。在书中魏源不仅介绍了西方的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之上,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对洋务派、维新派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产生了影响。

4. 制宪国大

【答案】制宪国民大会是中国为了完成制定《中华民国宪法》而召开的会议,会议举行时间地点为1946年的南京国民大会堂。全面内战爆发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并尽快为其反动统治披上“民主”外衣,便加紧了“制宪”步伐。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由民选和遴选方式产生,其主要参与政党为中国国民党,青年党和民社党。因此次国大的任务是制定宪法,故称为“制宪国大”。1946年12月25日,通过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该宪法实际上是“五五宪章”的翻版,它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专制独裁统治的国家制度。国民党召开的国大和通过的宪法遭到了共产党、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使得这次大会的地位和对这次大会的评价在后来的政治格局下争议较大。此次国大的召开,不但未能巩固国民党的专政,反而使其更加孤立。

5. 《国闻报》

【答案】《国闻报》是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在天津创办的报纸。1897年10月创刊于天津,严复为主编。《国闻报》主要刊登国内各省要闻,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最有影响的是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阵地。1898年停刊。

6. 黄海海战

【答案】黄海海战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进行的海上决战,也称大东沟之役。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舰队的袭击。双方展开激战,清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率官兵英勇奋战,壮烈牺牲。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5艘沉毁,6艘受伤,死伤官兵约800余人,损失重大,但主力尚存。日本舰队5艘受重伤,官兵死伤300余人,也遭到沉重打击。此后李鸿章避战求和,下令退守威海卫,使日本控制了制海权。

7. 《广州湾租界条约》

【答案】《广州湾租借条约》是法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租借广州湾的条约。1898年4月,

,法国迫使清政府答应租让广州湾,并于1899年11月6日正式和清政府签订了《广州湾租界条约》

强租广州湾及其附近水面,租期99年。此外,法国还取得了修筑从越南边境至昆明和从广州湾赤坎至安铺的铁路,以及承办中国邮政等特权,并逼迫清政府答应不把云南、两广割让给他国。从此,滇、桂、粤三省变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8. 轮船招商局

【答案】轮船招商局是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家企业。1872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1885年盛宣怀奉命加以整顿,由官商合办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改组后,归邮传部管辖。

9.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答案】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1924年7月,在国民党中央的赞同之下,为了适应国共合作后,农民运动开展的形势,由共产党人潔湃等在广州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后两年间共办六届,培养农民运动人才770余名。其中规模最大的第六届,由毛泽东主办,学员来自全国19个省区共300余人。教学内容除马列主义理论外,还学习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研究农民问题。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的很多人成为农民运动和大革命的领导骨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10.《瑷珲条约》

【答案】《瑷珲条约》是1858年奕山与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①沙俄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②把乌

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③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瑷珲条约》得到清政府认可是在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时。

二、论述题

11.试分析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影响。

【答案】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显示出农民革命战争的巨大威力。但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运动最终失败。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的衰落和崩溃。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更加腐败,人民生活困苦。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席卷18个省,定都天京后建立了同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多次打败清政府的绿营兵和八旗兵,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运动虽被镇压,但清政府从此一蹶不振。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有力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2)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负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3)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愿望,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4)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朝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①导致清朝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太平天国兴起后,清朝派出八旗兵和绿营兵镇压,但收效甚微。清政府被迫允许各省举办团练,湘军、淮军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镇压农民革命的主力。这样,清政府中央集权的状况被打破;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督抚专政的局面。②导致满汉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清王朝是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政权,但是,满洲贵族享有更多权力。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崛起,造成了统治阶级中满汉权力对比的变化,汉人地位明显增强,离心力不断扩大,使满洲贵族的统治日益动摇。③太平天国运动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了一个与之对峙的政权。同时,英法联军乘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加紧侵略中国。面对统治危机,洋务派应运而生,他们发起洋务运动,陆续创办一批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总之,作为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促进了清朝政局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变革,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