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科基础知识题库>CT成像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病机制为()

A . 窦壁黏膜下变态反应
B . 乳牙根管感染
C . 鼻窦开口阻塞后窦内黏液潴留导致窦腔膨胀扩大
D . 窦壁黏膜下腺体轻度炎症或变态反应
E . 龋齿使牙髓感染坏死

休克病人采取何种体位最为合理() 头低15°,足高15°。 平卧位。 下肢低垂10°~15°。 侧卧位。 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休克治疗时,观察内脏血液灌注状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口渴的严重程度。 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血压的高低及脉压差的大小。 尿量多少。 脉搏的快慢及强弱程度。 回归热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霍奇金病。 结核病。 布氏杆菌病。 疟疾。 急性肾盂肾炎。 下列哪项不是临床常见导致弛张热的病变() 败血症。 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 化脓性炎症。 伤寒高热期。 休克的治疗原则应除外() 尽早去除休克的病因。 尽快恢复有效血容量。 改善心功能。 纠正微循环障碍。 及时应用血管收缩剂。 鼻窦黏液囊肿的发病机制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鼻窦黏液囊肿系鼻窦开口阻塞后窦内黏液潴留导致窦腔膨胀扩大。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