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论
【答案】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2. 精炼
【答案】精炼是指要用恰当的篇幅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内容要精辟,而语言又很简洁,不舞文弄墨,故作斯文,以词害意。当然,并不等于短,更不能简单地说评论写得越短越好,而要量体裁衣,长短适度。
3. 新闻专业技能
【答案】新闻专业技能是指对新闻进行采、写、编、评的能力,这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专业才能:①了解客观实际的能力,“采”即采访,是新闻传播者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众多事实中发现新闻的能力,也就是对客观实际的了解能力。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写’夕、“编’夕、“评”都需要用文字表达出来,新闻传播者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写、编、评的质量。
4. 广播评论
【答案】广播评论是指结合广播自身的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制作并播出的评论节目。与报刊评论相比,广播评论传播更快捷、语言更加通俗浅显,制作上更加生动引人。其表现形式,既有借鉴报刊评论的样式,有播音员口播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话,又有结合自身特色的传播要素制作的独特的评论类型,如广播谈话等。
5. 深入浅出
【答案】深入浅出是指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新闻评论主要是讲道理的,道理要讲得正确,讲得深刻,使读者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同时,道理还要讲得明白晓畅,通俗浅近,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深入是浅出的前提,评论作者对所评论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问题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才能把道理讲得深刻,并且讲得通俗易懂。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