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5岁,因"右下颌肿痛伴张口受限7天"就诊,有反复右下牙阵发痛及冷热痛近2个月。查:右下颌咬肌区肿胀,压痛不明显,张口受限,开口度约0.5cm。口内右下第三磨牙近中位阻生,冠周牙龈红肿,盲袋溢脓,右下第二磨牙叩痛明显。咬肌间隙感染切开引流切口的位置应是() A.口内磨牙后区。 口外距下颌下缘约1.0cm处。 口外距下颌下缘约2.0cm处。 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约2.0cm处。 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下缘约1.0cm处。
患者女,23岁。凹面型,面下1/3正常,前牙反,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尖牙唇向高位,拥挤9mm。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下牙列无拥挤。侧位片测量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ANB-2°。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治疗结束后的咬合关系不可能为() A.磨牙中性关系。 B.磨牙近中关系。 C.磨牙远中关系。 D.尖牙中性关系。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种疾病,经治疗后病变消散,不残留纤维瘢痕() 支气管扩张症。 肺炎球菌肺炎。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肺结核。 肺脓肿。
关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取决于病因。 B.部分患者可用TH治疗。 C.可首选手术治疗。 D.可采用碘化食盐防治。 E.成年结节性甲状腺肿避免过量碘治疗。
患者女,23岁。凹面型,面下1/3正常,前牙反,磨牙中性关系,上颌尖牙唇向高位,拥挤9mm。上下前牙唇倾度正常,下牙列无拥挤。侧位片测量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ANB-2°。4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治疗结束后上前牙的位置和唇倾度应为() A.与治疗前一样。 B.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C.位置前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D.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唇倾。 E.位置后移,较治疗前更舌倾。
蛋白质功效比值是表示蛋白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