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29普通生物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点断平衡论。
【答案】点断平衡论是从古生物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进化学说。认为新种只能通过线系分支产生,只能以跳跃的方式快速形成;新种一旦形成就处于保守或进化停滞状态,直到下一次物种形成事件发生之前,表型上都不会有明显变化;进化是跳跃与停滞相间,不存在匀速、平滑、渐变的进化。
2. 同位素示踪。
【答案】同位素示踪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技术。
3. 尚血压。
【答案】高血压是指人体血压超过
4. 传粉。
【答案】传粉是指花粉粒由花粉囊中散出,经媒介的作用而传送到柱头上的过程。
5. Plasmid
【答案】质粒,是指一些细菌中独立存在于染色体之外的,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双链环状DNA 分子。
6. 内生孢子。
【答案】内生孢子又称芽孢,是某些蓝藻的细胞增大,原生质体多次分裂,形成的许多薄壁子细胞,母细胞壁破裂后孢子散出。
7. 相对性状。
【答案】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8. 异配生殖。
【答案】异配生殖是指形状、结构相似,大小和行为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过程。
起源于微动脉的过度收缩。
二、填空题
9. 筛管分子就是一个细胞,成熟时,其_____消失,两端壁特化而具许多细孔,称为_____。
【答案】细胞核;筛板
10.典型的花着生在花柄顶部膨大的花托上,_____由_____、_____和等部分组成。
【答案】花被;雄蕊群;雌蕊群
11.定向行为必须依靠感觉器官,故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答案】视觉定向;听觉定向;生物钟定向
【解析】鸟类在迁徙过程中必须具有定向导航的能力,人类提出许多解释鸟类定向机制的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种看法:训练和记忆,地面视力定向,天体导航和磁定向。
12.洞察学习是指_____。
【答案】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洞察学习也称为顿悟学习,是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最高级形式,是一种复杂的学习形式,是指动物利用存在于脑中的从其他性质的刺激取得的经验来解决当前新问题的能力,包括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利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是高等动物具有的能力。
13.线虫的体细胞数目_____,因此是研究细胞发育的良好的实验材料。
【答案】恒定
14.气体在昆虫体内由_____进行运输。
【答案】气管系统
15.溶酶体的标志酶是_____,其酶的最适
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_____。
【答案】酸性磷酸酶;5; 细胞质基质的值使溶酶体酶活性大大降低
16.在侵害植物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_____、_____, 植物为抵抗侵害采取_____、_____。
【答案】真菌;病毒;阻止或避免侵害;对抗入侵的病原体
【解析】侵害植物的微生物有病毒、真菌和细菌。植物防御致病微生物有两类方法:(1)阻止或避免侵害。(2)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如植物的表皮就是阻止病原体入侵的屏障,但微生物会穿过这道屏障侵害植物,第二道防线被利用,即受侵害的细胞释放杀死微生物的分子,并向附近的细胞传递化学信号进行防御。
17.昆虫的主要呼吸器官是_____,排泄器官是_____。
【答案】气管;马氏管
【解析】(1)节肢动物的呼吸器官因适应各种环境,可有各种变化。水生节肢动物用鳃或书鳃呼吸,如甲壳类节肢动物以肢鳃呼吸。陆生节肢动物用书肺或气管呼吸,如蜘蛛用书肺呼吸。气管是节肢动物特有的呼吸器官,也是陆生节肢动物的主要呼吸器官,由体壁内陷形成。外端为气孔,气孔通入体内的气管、气囊,气管分支形成小气管、微气管,深入各组织器官之间,末端
为_____。少量的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并
为盲端。气孔有瓣膜,可开关。气管壁内膜为具有环纹的几丁质膜。气管直接将空气输送到组织和细胞。(2)马氏管全称是马尔比基氏小管,是昆虫(节肢动物中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的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它位于中、后肠交界处,是由内胚层或外胚层细胞形成的单层细胞的盲管,游离在血腔中收集代谢产物。排泄物最后经肛门排出体外。马氏管的出现可能与真体腔的减少及后肾的消失有关。
18.构成纺锤体的微管有_____、_____和_____3种。
【答案】极微管;动粒微管;区间微管
三、判断题
19.环境资源是有限的,种群不可能长期连续呈指数式增长。( )
【答案】对
20.植物激素是由植物分泌组织中的内分泌腺细胞所产生。( )
【答案】错
21.DNA 和RNA 分子都是由许多顺序排列的核苷酸组成的大分子。( )
【答案】对
22.遗传密码的广泛性表明所有有机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 【答案】
【解析】遗传密码也称为三联体密码,具有广泛性或通用性的特性。全套密码在不同种属的生物中都相同,说明生物是由共同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3.木材属于糖类。( )
【答案】错
【解析】木材主要由管胞、导管分子和木纤维组成。木材是多年生树干的木质部,主要是次生木质部。维管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初皮部,从而使茎加粗;一层一层的次生木质部积累起来,形成木材。木材是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而不均匀的自然产物,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40%〜50%)、半纤维素(20%〜35%)和木质素类(20%〜30%)。
24.S 型增长理论认为,当种群密度达到生境负载能力时,种群的数量将在其生境负载能力的上下波动。( )
【答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