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66管理学综合之《管理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某公司属下分公司的会计科长一方面要向分公司经理报告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遵守由总公司财务经理制定和设计的会计规章、会计报表。试问,会计科长的直接主管应该是( )。
A. 总公司财务经理
B. 总公司," , 经理
C. 分公司经理
D. 总公司财务经理和分公司经理
【答案】C
【解析】此公司采用的是职能制组织机构,分公司的经理是会计科长的直接主管,总公司财务经理也是分公司会计科长的上级,但不是直接主管。
2. 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 )的竞争战略。
A. 多国模式
B. 国际模式
C. 跨国模式
D. 全球模式
【答案】C
【解析】当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和当地反应化的压力都比较高时,跨国企业将采取跨国模式的竞争战略。跨国模式的特点是,将某些职能集中在最能节约成本的地方,把其他一些职能交给子公司以便更多地适应当地的情况,并促进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以及技术的转移。
3. D 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决策层次
B. 精简人员
C. 经营自主权下放
D. 提高决策效率
【答案】D
【解析】该公司推行事业部制主要是为了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
4.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总结,认为工人是(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理性人
D. 复杂人
【答案】B
【解析】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5. 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的。
B. 所谓正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C. 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
D. 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答案】D
【解析】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首先提出的; 所谓正强化,是指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只有不断加强正强化,否则其作用会减弱甚至不再起到刺激行为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
6. Z 理论
【答案】〔1)Z 理沦的来源Z 理论是由美国加州大学管理学院日裔美籍教授威廉. 大内在比较日本企业和美国企业管理特点的不同和分析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基础之上,参照X 理论和Y 理论提出来的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鉴于美国企业面临着日本企业的严重挑战。
(2)Z 理论的内容
Z 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其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企业、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
①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②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③实行个人负责制; ④卜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⑤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⑥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 ⑦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清晰鲜明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而积极的启发诱导。
7. 持续性计划
【答案】持续性计划是指持续执行的计划,提供了对重复进行的活动的持续指导,包括政策、规则和程序等。持续性计划是一种灾难恢复计划,以文件的形式说明某个机构如何应对可能的灾难。该计划应包括需要遵循的注意事项,以便能够将灾难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并使该组织能够持续发展,或迅速地恢复关键任务的执行能力。
8. 动态网络性结构
【答案】动态网络型结构是指一种以项目为中心,通过与其他组织建立研发、生产制造、营销等业务合同网,有效发挥核心业务专长的协作型组织形式。优点是:①组织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柔性,可以更好地结合市场需求整合各项资源,容易操作,网络中的各个价值链部分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调整或撤并; ②结构精炼、简单,组织结构扁平化,效率较高。③缺点是:①可控
性太差; ②外部合作组织的临时性增加了解体的风险; ③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较低。
9. 系统、系统的概念
【答案】(1)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应满足的条件
①系统是由一此要素结合而成的整体,这此要素可能是单个的事物,也可能是一群事物组成的子系统;
②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这是系统与一群彼此无关的事物的重要区别;
③任何系统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和它的结构所礁定的、与各组成要素的功能不同的新功能。
(3)系统的基本特性
①目的性; ②整体性; ③层次性; ④相关性; ⑤环境适应性。
10.确定性决策方法
【答案】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确定性决策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11.人际技能
【答案】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并成为三大管理技能,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种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三种管理技能。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三、论述题
12.解释企业价值观发展的历史阶段。
【答案】从历史的观点看,企业价值观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见下表)
表 企业价值观的发展
(1)工业化初期,企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价值观必然是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到
处都是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一,不这样做反而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典型,成为当时的另类。
(2)工业化中期,资本原始积累已基本完成,工人争取自身权益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为了求得社会稳定和维持工厂的正常生产秩序,或者为了更文明地提高生产绩效,企业逐步采取科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