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语言大学软件工程839计算机系统与设计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进程和程序的一个本质区别是( )。
A. 前者为动态的,后者为静态的
B. 前者存储在内存,后者存储在外存
C. 前者在一个文件中,后者在多个文件中
D. 前者分时使用CPU ,后者独占CPU
【答案】A
2. 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
A. 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 某一个文件的文件目录
C. 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D. 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
【答案】D
【解析】为实现“按名存取”,必须建立文件名与外存空间中的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数据结构称为文件目录。把若干文件目录组织在一起,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外存上,以备后用,这就形成了目录文件。
3. 不属于I/O控制方式的是( )。
A. 程序查询方式
B. 覆盖方式
C.DMA 方式
D. 中断驱动方式
【答案】B
【解析】I/O控制方式有:程序查询方式、中断驱动方式、DMA 方式和通道方式。
4. 订购机票系统处理来自各个终端的服务请求,处理后通过终端回答用户,所以它是一个( )。
A. 分时系统
B. 多道批处理系统
C. 计算机网络
D.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答案】D
【解析】分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及时性、独立性和多路性;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多道性、无序性和调度性;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而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强调的是根据用户提出的查询要求进行信息检索和处理,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用户作出正确的响应,与题目描述一致。
5. 下列选项中,导致创建新进程的操作是( )。
用户登录成功
设备分配
启动程序执行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用户登录成功就需要为这个用户创建进程来解释用户的各种命令操作,用户的相应操作都会反映为该用户进程的请求或反馈,便于系统管理;设备分配由相应进程提出申请,内核自动完成,对于设备的操作可以归于提出申请的这个进程,因此不需要创建新进程;启动程序执行,系统需要为这个程序创建一个对应的动态结构,也就是进程,来控制和管理这个程序的运行,可以简单地说启动程序的目的就是创建一个新进程来执行程序。
6. 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做( )。
A. 编译
B. 连接
C. 运行
D. 重定位
【答案】D
7. 串行接口是指( )。
A.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B.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1/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C.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串行传送
D. 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0设备之间并行传送
【答案】C
8. (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先来先服务
B. 静态
C. 动态
D. 短作业
【答案】B
【解析】静态优先数是在进程创建时根据进程初始特性或用户要求而确定的,而且该优先数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一直不变。
9. 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表所示)。
表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
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
A.P1, P2, P3, P4
B.P1, P3, P2, P4
C.P1, P4, P3, P2
D. 不存在安全序列
【答案】D
【解析】使用银行家算法可知,不存在安全序列。由于初始R1资源没有剩余,只能分配资源给P1执行,P1完成之后释放资源。这时由于R2只有2个剩佘,因此只能分配对应资源给P4执行,P4完成之后释放资源。此时R2仍然只有2个剩余,无法满足P2、P3的要求,无法分配,因此产生死锁状态。
如果对于银行家算法比较熟悉,能够很快发现R2资源只有2个,但P2和P3的需求都为3, 并且P1和P4都没有持有R2资源,R2资源会始终无法满足P2和P3的需求,必然会在若干步分配后导致死锁。
10.外存上存放的数据( )。
A.CPU 可直接访问
B.CPU 不可访问
C. 是高速缓冲器中的信息
D. 必须在访问前先装入内存
【答案】D
【解析】CPU 间接访问外存上的数据,必须在访问前先装入内存。
11.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P 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能共享的是( )。
A. 进程P 的代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