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飞行器,对这些飞行器的复杂流动进行研究是目前正在热门讨论的问题。本文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流场的N-S方程,对直升机和降落伞这两种典型的飞行器的复杂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首先,通过在N-S方程中加入动量源项以代替桨叶作用的方法,对二维轴对称的涵道尾桨进行研究,模拟了直升机悬停和右侧飞时涵道尾桨的湍流场;然后,采用动量源项法,模拟了前飞旋翼的三维湍流场,讨论了旋翼正常前飞和贴地飞行时的流场和气动性能;最后,还有效地解决了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的流场模拟和流固耦合问题。这些计算和分析,揭示了涵道尾桨、旋翼和降落伞的流场特性,可以成功地运用到直升机和降落伞的具体工程设计之中,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而言,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可归纳如下:(1)涵道尾桨的湍流分析和性能预测。使用动量源项法、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发展了一套可以研究二维涵道尾桨湍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直升机悬停和右侧飞时涵道尾桨的流场,对湍流、尾迹畸变和壁-涡干扰等复杂流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预测出涵道壁表面的静压分布,及涵道产生的拉力。结果表明:湍流模型的选取也是正确的,其比层流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准确;直升机右侧飞时,在涵道壁和桨毂的下游侧面流动都有明显的分离,甚至在桨根区域也出现了分离流动;涵道进气缘的逆压很大,是产生涵道拉力的重要来源;随着总距角的增加,涵道拉力增加;随着总距角的增加,涵道拉力在涵道尾桨总拉力中所占比例增加,而与悬停相比,右侧飞时比例变小;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涵道尾桨的总拉力和功率都下降;直升机悬停时,在产生同样拉力的情况下,涵道尾桨消耗的功率大于常规尾桨的功率。(2)旋翼的湍流分析和性能预测。使用动量源项、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发展了一套可以研究三维旋翼湍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直升机正常前飞和贴地飞行时不同飞行参数(如前进比、飞行高度)对旋翼流场的影响,对湍流、地面涡、桨尖涡系、二次涡偶、尾迹畸变、桨-涡干扰和壁-涡干扰等复杂流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预测出相应的旋翼性能。结果表明:湍流模型的选取是正确的,其比层流计算得到的结果更准确,随着前进比的减小,湍流的影响变大;正常前飞的直升机具有两个强的桨尖涡系,而高前进比时,在后行桨叶的桨根附近还会产生二次涡偶;正常前飞时,在前行桨叶区域的桨尖附近,桨叶载荷随方位角变化十分剧烈,而高前进比时,在后行桨叶的反流区附近出现负的桨叶载荷;贴地飞行时,随着前进比和飞行高度的增加,地面涡向下游移动,强度逐渐变弱,由于地面和地面涡的存在,旋翼周围的流场变得非常复杂;贴地飞行时,地面涡的存在、运动和强度变化,使桨盘各处诱导速度的变化趋势十分不同,对旋翼的气动性能产生很大影响,诱导速度随飞行高度的变化大于随前进比的变化。(3)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的湍流模拟和流固耦合。把SIMPLER算法、湍流模型和壁面函数法结合起来,对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的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伞衣内外表面的压力分布,从而可以实现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的流固耦合。结果表明:在降落伞的流场中,其背风区存在两个巨大的旋涡,背风区的对称轴上出现负的轴向速度,伞衣内外表面上的压力系数沿子午线基本保持不变;在降落伞的流固耦合中,基于自主编写的流场分析程序PARAC,再结合老师的结构分析程序PASES,通过迭代反馈的方式,直至得到稳定的降落伞形状而完成流固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