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因左侧面颊部皮肤及左侧舌部黏膜发红、起疱3天,伴剧痛来诊。查体:体温38.5℃,左侧面部皮肤及左侧舌背、颊黏膜可见粟粒大小的密集成片的透明水疱,周围皮肤黏膜可见充血性红斑。化验:红细胞7.8×10/L,中性62%,淋巴34%。拟诊断为带状疱疹。
患者曾在外院肌内注射青霉素3天,局部病损激光照射及口服多种维生素等措施,症状有所改善,但未完全消失,尤其是疼痛症状仍明显。疗效不佳原因是() 未给予支持治疗。 未注射聚肌胞或转移因子。 诊断不正确。 局部未用消炎含漱液。 未给予卡马西平或肌注维生素B

+维生素B

。
患者,女,45岁,因左侧面颊部皮肤及左侧舌部黏膜发红、起疱3天,伴剧痛来诊。查体:体温38.5℃,左侧面部皮肤及左侧舌背、颊黏膜可见粟粒大小的密集成片的透明水疱,周围皮肤黏膜可见充血性红斑。化验:红细胞7.8×10/L,中性62%,淋巴34%。拟诊断为带状疱疹。
你认为此时采取的各项治疗措施中,哪项不合理() 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 注射聚肌胞。 维生素B

500μg+维生素B

100mg肌内注射,隔日1次。 皮肤病损涂炉甘石洗液。 口腔局部封闭地塞米松+普鲁卡因。
膝内侧副韧带挫裂伤的治疗宜采取()。 热敷。 牵引。 推拿及理疗。 局部封闭。 石膏外固定。
患者,女,45岁,因左侧面颊部皮肤及左侧舌部黏膜发红、起疱3天,伴剧痛来诊。查体:体温38.5℃,左侧面部皮肤及左侧舌背、颊黏膜可见粟粒大小的密集成片的透明水疱,周围皮肤黏膜可见充血性红斑。化验:红细胞7.8×10/L,中性62%,淋巴34%。拟诊断为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与单纯疱疹的最主要鉴别点在于() 病因不同。 前驱症状不同。 病程长短不同。 临床表现不同。 全身症状不同。
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的临床意义中,不包括()。 避免经验性用药的盲目性。 提供抗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药物疗效的监测。 耐药菌监测。 控制交叉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哪一项不是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