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贵州住院医师神经内科题库>心血管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慢性心房颤动病史2年。长期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地高辛治疗。有关该患者抗凝治疗,不正确的是()

A . A.此患者属于发生栓塞的高危患者
B . 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
C . 如长期口服华法林,INR应维持在2.0~3.0之间
D . 如不适宜应用华法林,可改用阿司匹林
E . 此患者复律前无需行抗凝治疗

人工低温有脑保护作用,目前较为流行的观念是"亚低温疗法",所指的降温范围是() 32~34℃。 28~30℃。 30~32℃。 20~24℃。 26~28℃。 鳃裂囊肿的主要特点是()。 位于颈部软组织内。 囊壁内衬复层扁平上皮。 纤维囊壁内含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 纤维囊壁可见甲状腺或黏液腺组织。 囊腔内有较多脱落角化物。 下面哪项属于学生用品卫生监督的内容() 学校食品卫生。 学生文具。 传染病防治。 学校饮用水卫生。 学校教室、办公用房的设计。 关于七氟烷,正确的叙述是()。 无气味,对气道无刺激性。 可产生七氟烷相关性肝炎。 在碱石灰中可降解生成具有肾毒性的复合物A。 因其血气分配系数较小,麻醉强度较大。 在体内经肝代谢率大于2%。 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慢性心房颤动病史2年。长期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地高辛治疗。患者因头晕、胸闷、憋气就诊,听诊发现心音规则,心率40次/分。最可能是下列哪种情况() A.恢复窦性心律。 转变为房性心动过速。 转变为房扑(房室传导比例固定)。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房颤伴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慢性心房颤动病史2年。长期口服普罗帕酮(心律平)、地高辛治疗。有关该患者抗凝治疗,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