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古代汉语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經籍纂詁》
【答案】《經籍纂詁》是由清代阮元主编的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它在编排上用的是韵母排列法,按平水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 以一韵为一卷,全书106卷,每字之下,罗列唐以前的各种古书注解对这个字的解释。这对我们阅读唐以前的古书很有帮助。
2. 章句
【答案】章句是串讲句子意思和分析篇章大意的一种体式。它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样可使读者从总体和义理上去加深对古书的理解。
3. 意动用法
【答案】意动用法是古代汉语中形容词和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特殊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形容词用如意动时,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如“美其服”,就是认为他的衣服美。名词用如意动,则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
4. 六书
【答案】六书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系统理论,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实际情况,加以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之法。例如:
(1)象形:木、日。
(2)指事:本、末。
(3)形声:徒、芳。
(4)会意:森、相。
(5)转注:“考”“老”相授。
(6)假借:锯类工具“我”假借为表示第一人称的“我”。
5. 《汉语大字典》
【答案】《汉语大字典》是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两省有关专业工作者写作编写的一部字典。它注重历史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形方面,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 在字音方面,除尽可能注出现代读音外,还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汉语大字典》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它共收录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按部首排列,它的部首是以传统的《康熙字典》214部首为基础,删并成200部。单字归部也基本上与《康熙字典》相同。每卷前面都列有该卷的检字表,第八卷列有全书的《笔画检字表》,可供检索。
6. 甲骨文
【答案】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殷商时期人们崇尚占卜,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二、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7. 君其问诸水滨 .
【答案】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8.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答案】(1)" “阙“掘”,挖掘。
(2)翻译:如果掘地至黄泉,挖一条隧道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谁说这样不行呢)?
9.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答案】(1)疾,痛恨。
(2)翻译: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避而不谈,而一定要为它做些别的说辞。
10.愛其母,施及莊公。
【答案】施:,延,扩展,等于说“扩大影响,’
11.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答案】息:子。
12.辭曰:“責車收,以何市而反? ”
【答案】(1)责:债务,债款。“债”古字,后写作债。
(2)市:买。
13.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答案】“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一个分句的主谓谓语之间,表示语意未完,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
14.願無伐善,無施勞。
【答案】伐:夸耀。
三、分析题
15.请具体分析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法。
(1)岂不榖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2)大宛闻漠之饶才,欲通不得,见蹇,喜,问欲何之。
(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1)两个分句都是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会将宾语提前至谓语前,并紧跟宾语会有“之”或“是”来复指宾语。
(2)“何之”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需置于谓语之前。
(3)“岁不我与”宾语前置。古代汉语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需要前置于谓语之前。
(4)“若属皆且为所虏”为省略句,完整的句子应为“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16.分析下列汉字属于哪种造字法并简要分析。
贼 益 雅 向 取
【答案】(1)贼:会意字,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
(2)益:会意字,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溢出。从皿,从水。
(3)雅:形声字,从佳,从牙,牙亦声。
(4)向:象形字,从宀,从口。
(5)取:会意字,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
四、综合题
17.文言文加标点、翻译及理解。
下面的一段选自《庄子·至乐》。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筋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窗不敢饮一杯三日处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携携为乎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
(l )抄录下面的文字,并为其加上标点符号。
(2)将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
(3)这段话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
【答案】(1)标点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