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336艺术基础[专业硕士]之艺术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艺术作品

【答案】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创作的诉求对象,又是艺术消费的主要对象。它作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主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经验、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

2. 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诞生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科夫卡和克勒。阿思海姆等学者的艺术心理学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密切关联。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是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简言之,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该心理学派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3. 形象思维

【答案】形象思维是相对于抽象思维而言的,它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以表象作材料,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也就是通过具体、感性的形象来达到对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具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4. 艺术作品的形式

【答案】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艺术作品的形式一般可分为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两部分。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 其外部表现形式即借以传达内容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艺术媒介、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

5.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答案】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指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艺术表现上,浪漫主义常常运用强烈的对比、绚丽的色彩、昂扬的节奏、夸张的语言、离奇的情节等构成奇幻的特色。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 艺术符号

【答案】艺术符号是符号学文学批评的术语之一,语出德国哲学家卡西尔的《人论》。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艺术符号与日常言语符号的差别不在手段而在日的,前者表现美感,后者表现概念。后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概念的符号”,她认为艺术符号不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更是浓缩情感记忆的生命精神。艺术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即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

7.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

【答案】《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普列汉诺夫的著作,发表于1899~1900年。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封信》至《第四封信》及两个《札记》。《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艺术起源的成功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通过对原始音乐、舞蹈、绘画艺术以及它们同生产劳动实际联系的分析,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认为艺术不是起源于“游戏”,而是起源于生产劳动。该著作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学体系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

8. 自由诗

【答案】自由诗是一种不拘格律,音韵、字数、句数自由的诗体,又称新诗,与格律诗相对而言。自由诗一般指那些只求节奏和谐、押韵合辙的诗歌作品,其在句式、行数、字数、音韵上没有严格固定的限制和要求。一般认为,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山诗的创始者,其代表作是诗集《草叶集》。“五四”前后,自山诗开始在我国流行,郭沫若、胡适、刘半农等在此期间均有新诗问世。

9. 模仿说

【答案】模仿说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重要代表。亚里士多德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因此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也是真实的,而且是更高的真实。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肯定艺术的模仿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艺术表现的事物比生活中原来的事物更理想、更美。这对后来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特别是艺术实践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深远的。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莱奥纳尔多、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10.《艺术与视知觉》

【答案】《艺术与视知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阿思海姆的代表作。该书系统地

阐述了“完形心理学”,将完形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知觉场”和“同形论”引入审美心理的研究领域,认为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并且对视觉结构作了大量分析,以此作为分析造型艺术的基础,充分阐释了他的“异质同构”说。

二、简答题

11.请结合具体的戏剧作品说明西方悲剧艺术的主要种类。

【答案】西方悲剧艺术的主要种类有:

(1)“命运悲剧”

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反映出这一历史阶段,社会力量与自然规律作为一种不可理解和不可抗拒的命运和人相对立,表现了人对自然和命运的抗争,最终因无法挣脱而导致悲剧的结局。

例如,古希腊著名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虽然俄狄浦斯竭力挣扎,仍然无法逃脱命运的摆布,最后落得“杀父娶母”、自己刺瞎双眼去四处流浪的悲剧结局,深刻反映出早期人类迈入文明门槛的艰难历程。

(2)“性格悲剧”

欧洲中世纪末出现的“性格悲剧”,反映出长期封建社会中,封建伦理制度和宗教统治与反封建的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黑暗现实的尖锐冲突。

例如,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等,表现了在欧洲中世纪封建宗教迷信长期压制下扭曲的人格。《哈姆雷特》是一出真正刻骨铭心的悲剧,全剧中主要人物几乎全部死去,体现出西方悲剧自古希腊悲剧以来,一悲到底的彻底的悲剧传统。主人公哈姆雷特虽几经挣扎,但最终仍然因性格上的缺陷而造成悲剧,反映出人物灵魂深处的斗争和激烈的内心冲突。

(3)“社会悲剧”

近现代社会出现的“社会悲剧”揭露了各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罪恶,具有鲜明强烈的批判精神。例如,法国作家小仲马根据他本人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悲剧《茶花女》,以及19世纪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又名《娜拉出走》)等,均对社会偏见与世俗势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触及资本主义时代的尖锐社会矛盾,反映了个人与社会势力的抗争。

12.为什么说文学与其他各门艺术有着广泛的联系?

【答案】之所以说文学与其他各门艺术有着广泛的联系,是因为:在整个艺术系统中,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密切联系,并处于基础地位。例如:

(1)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中文学剧本是创作的起点和依据;

(2)歌曲则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纯粹的音乐和造型艺术在标题等方一面也经常有文学的因素;

(3)建筑园林也需要文学的参与,利用牌匾,对联题名等以增加诗意和人文内涵。

13.简述雕塑艺术的分类。

【答案】雕塑艺术的分类主要体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