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北经贸大学802经济学基础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要反垄断?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案】(1)反垄断的原因
因为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垄断利润是不公平的,所以必须要反垄断。
图中,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 和MR 分别表示厂商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再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由直线MC=AC表示。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厂商产量定在Q 2,价格为P 2,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所支付的数量(价格)超过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边际成本)。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Q 1,价格应降到月,这时P=MC。然而,垄断决定的产量和价格只能是Q 2和P 2。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Q 1和价格P 1,消费者剩余是ΔFP 1H 的面积,而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P 2时,消费者剩余只有ΔFP 2G 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图P 1P 2GI 所表示的面积)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ΔGIH 所表示的面积)就是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表示由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带来的损失。
垄断和低效率
(2)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①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一般根据反垄断法来执行。行业的重新组合的基本思路是把一个垄断的行业重新组合成包含许多厂商的行业。采取的手段可以是分解原有的厂商,或扫除进入垄断行业的障碍。制止垄断行为可以借助于行政命令、经济处罚或法律制裁等手段。
②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
措施。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施行价格控制,或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治措施。由于政府经营的目的不在于最大利润,所以可以按照边际成本或者平均成本定价,以便部分地解决垄断所产生的产量低和价格高的低效率问题。
③管制自然垄断的做法还可以采用为垄断厂商规定一个接近于“竞争的”或“公正的”资本回报率,它相当于等量的资本在相似技术、相似风险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平均市场报酬。由于资本回报率被控制在平均水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
2. 什么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答案】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减弱市场效率,并且还会产生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
(l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总是趋向于做出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逆向选择在经济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主要有:政府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利用市场信号。
(2)道德风险指在双方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人们享有自己行为的收益,而将成本转嫁给别人,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存在不仅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受到损失,而且会破坏原有的市场均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道德风险分析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保险市场。解决道德风险的主要方法是风险分担。
3. 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是阿罗分析市场一般均衡时得出的一个定理。其结论为:试图找出一套
,规则(或程序)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种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
一般是办不到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包含两项重要假设:每个人的偏好是可以排列的; 每个人的偏好次序是传递的。
(1)根据阿罗的小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小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2)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意味着,不能从不同个人的偏好当中合理地形成社会偏好,即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并不存在。这表明,西方经济学没有能彻底地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4. 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有什么不同?
【答案】与同时博弈一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也是指这样一些策略组合,在这些策略组合中,没有哪一个参与人会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同样,在序贯博弈中,纳什均衡可能不止一个。
,即从多个纳什均衡中,排除掉那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逆向归纳法对纳什均衡进行“精炼”
不合理的纳什均衡,或者,从众多的纳什均衡中,进一步确定“更好”的纳什均衡。经由逆向归纳法的精炼而得到的纳什均衡就是所谓的逆向归纳决策。
通过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可以发现,得出的逆向归纳策略总是纳什均衡。但是,纳什均衡并不一定也是逆向归纳策略。这是纳什均衡与逆向归纳策略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两者的区别所在。简言之,在存在多重纳什均衡时,逆向归纳法就是对纳什均衡的精炼。
5. 垄断厂商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吗? 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它在短期内会继续生产吗? 在长期内又会怎样?
【答案】(1)垄断厂商不一定能保证获得超额利润。理由如下:
垄断厂商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必须遵循MR=MC的原则。在短期内,垄断厂商无法改变固定要素投入量,垄断厂商是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垄断厂商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也可能是亏损的(尽管亏损额是最小的)。造成垄断厂商短期亏损的原因,可能是既定的生产规模的成本过高(表
,现为相应的成本曲线的位置过高)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表现为相应的需求
曲线的位置过低)。
(2)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垄断厂商在短期内与完全竞争厂商相同,在亏损的情况下,若平均收益AR 大于平均可变成本A VC ,垄断厂商就继续生产; 若平均收益AR 小于平均可变成本A VC. 垄断厂商就停止生产:若平均收益AR 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 VC ,垄断厂商则认为生产和不生产都一样。
(3)如果在最优产量处亏损,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在长期又不存在一个可以使它获得利润或至少使亏损为零的最优生产规模,则该厂商退出生产。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在长期内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了亏损的状况,甚至获得利润,则该厂商会继续生产。因此,在长期内垄断厂商不会出现亏损。
6. 俗话说“谷贱伤农”,即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案】“谷贱伤农”是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却因粮价下降而造成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怪现象。
(1)经济学原因分析
“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十农产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 相反,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足以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如图所示,由于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 缺乏弹性,供给曲线为S 1时,需求量为Q 1,均衡价格为P 1; 当农产品丰收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 2,需求量略升为Q 2,均衡价格大幅度下降为P 2由于需求增加带来的收入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造成的收入减少,以至于农民总收入在丰年反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