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7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合法化
【答案】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是指被统治者对政治统治无条件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的取得。任何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都是通过对合法性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来获得的,这一过程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诉诸传统的文化象征系统; 第二是诉诸意识形态; 第三是退而求其次,寻求有效性,诉诸社会政策。
2. 精英主义
【答案】精英主义者认为,在大规模的现代社会中,参与式的民主是不可能的,因为公共事务太庞杂、问题太复杂,人民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拥有发言权,因此无论政治权力如何鼓吹“主权在民”,实际上都是掌握在一小撮精英人物手里。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总是少数人,他们垄断了政治权力,享受着权力所带来的利益和荣耀; 绝大多数群众则沦为被统治者,很难去控制政治权力的运作。他们充其量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为统治者提供物质的生活资料和政治机体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手段。
3. 参与民主制
【答案】参与民主制,也称半直接民主,是指代议民主制向完全的公民自治过渡过程中的一种政制形态。
4. 绝对君主制
【答案】绝对君主制又称专制君主制,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所盛行的政体形式。古代的罗马帝国是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典型。在封建社会,专制君主制政体成为典型的、普遍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并与中央集权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许多东方国家,专制君主制是在奴隶制专制君主制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在西欧,各国在封建社会的末期,王权得到加强,随着民族统一的任务的完成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等级代表会议的权力也就严重削弱,甚至完全被国王撇在一边而停止召开,贵族君主制一也就经过等级君主制而发展成为专制君主制。
5.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6. “左右共治”
【答案】半总统制是介于内阁制与总统制之间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拥有任免总理、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统帅武装部队等大权; 总理是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 议会可通过不信任案。或拒绝政府提出的施政纲领而迫使政府向总统提出集体辞职; 议会无权弹幼总统,总统向全民负责。由于民选总统与向立法机关负责的总理和内阁共存,所以常常出现议会多数党(团)支持的总理与属于另一党派的总统共治的现象,简称“左右共治”。
7. “第三波”
【答案】“第三波”即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1974年葡萄牙“尉官运动”为标志,民主化浪潮席卷南欧、拉美、非洲和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使采用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国家增至107个,约占全世界国家总数的58。可以看出,70年代以来的民主化浪潮可以称得上一次世界范围内的“民主革命”。
8. 政治哲学
【答案】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卞要的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在传统的政治哲学研究中,民主、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和相应的政体设计一直是其研究重点。
二、简答题
9. 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从一般意义上讲,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的科学。随着政治内涵本身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政治内涵的不同看法,人们对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见解。在当代政治科学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政治学即国家学。国家学派认为政治本身就是一种国家活动,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国家或国家活动。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及其权威性价值分配。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权力现象,即权力的形成与分酉己的科学。
(3)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派观点在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政治学界也有很大的影响。
(4)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事务。这一提法是接受了孙中山关于政治就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的说法,从而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是公共事务管理。
(5)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词典》对政治学所作的定义是:“政治科学是关于政府和政治系统的研究,是研究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实施的科学,而公共政策对一个社会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或有约束力的决定。”
(6)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政治现象。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邓初民就认为,以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达到从混沌的政治现象中抽出因果关系法则的目的之学,便是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 政治学》“政治学”条目下的解释也与此类似,即认为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一门学问。
综合对上述政治内涵的理解,从狭义的角度看,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就广义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应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0.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行为主义政治学把政治行为看作政治的出发点和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并用现代科学方法加以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有:
(1)主张以政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以及行为互动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2)注重政治研究形式和手段的精确化、数量化,因而注重定量研究而抛弃定性研究;
(3)强调以经验分析为核心内容的实证性政治研究,主张政治研究应该是经验性和描述性的;
(4)认为政治学研究应该价值中立,以不偏不倚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得到公正的结论;
(5)吸收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政治现象展开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多个层次的研究,构成了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说,大大拓宽了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形成了诸如政治社会学、政治心理学等等大量边缘学科;
(6)规定自己的分析任务不在于政治的“应然”,而在于政治的“实然”,因此,在政治现实性上,它表现为从技术角度看,怎样进行统治和权力分配,而不是阐明统治为何是合理的。
(7)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因为实证主义的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其根据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自然科学对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加任何价值评价的,任何社会科学不可能回避价值判断这一基本的前提。行为主义政治学宣称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纯客观的,是没有任何价值色彩的,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具有是非价值标准的政治现象而采取所谓的价值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