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麻醉主治医师题库>麻醉药理学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去极化肌松药阻滞的特点不包括()。

A . 首次静注在肌松出现前有肌纤维成串收缩
B . 对强直刺激后单刺激反应没有易化
C . 对强直刺激或四个成串刺激肌颤搐不出现衰减
D . 非去极化肌松药可拮抗其阻滞作用
E . 可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

一中年女性,因手指、掌指、腕关节肿痛和僵硬半年,血尿酸410mmmol/L,RF(+),X片示腕关节骨质疏松,有囊性变。该病人选择的最佳治疗方案是() A.非甾体抗炎药+甲氨蝶呤。 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非甾体抗炎药+硫唑嘌呤。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临产后宫缩的作用是() A.迫使宫颈管变短直至消失。 B.宫口扩张。 C.胎先露下降。 D.胎盘娩出。 E.胎膜娩出。 一中年女性,因手指、掌指、腕关节肿痛和僵硬半年,血尿酸410mmmol/L,RF(+),X片示腕关节骨质疏松,有囊性变。该病人的诊断() A.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痛风。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性关节炎。 分娩过程中促使胎头下降的因素有() 宫缩时羊水传导,压力经胎轴传至胎头。 宫缩时子宫底直接压迫胎臀。 胎体伸直、伸长。 腹肌收缩,腹压增加。 肛提肌收缩力。 成人硬膜外应用丁哌卡因极量为()。 225mg。 150mg。 400mg。 100mg。 250mg。 去极化肌松药阻滞的特点不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去极化肌松药其肌松为非去极化肌松药拮抗,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增强其作用。当长时间反复间断静注或持续静滴去极化肌松药,其阻滞性质逐渐由原来纯粹的去极化阻滞(Ⅰ相阻滞)发展成带有非去极化阻滞特点的Ⅱ相阻滞,此肌松可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拮抗。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