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因“活动后胃灼热感10年,休息后可缓解,常反复发作”来诊。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 扩张型心肌病。 胃溃疡。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A.PAS染色呈粗颗粒或块状。 B.过氧化酶染色呈强阳性。 C.血清溶菌酶活力明显增高。 D.幼红细胞PAS染色阳性。 E.Ph染色体阳性。
女性,48岁,双手、双足遇冷变色6年,颜面及双上肢皮肤肿胀、变硬半年,活动后气短3个月。查体:肢端皮肤发凉,双手有蜡样光泽,指垫变薄。双上肢及面部皮肤增厚变硬,不能用手捏起,张口困难,双下肺听诊可闻及帛裂音(velcro音)。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ESR30mm/h,肺CT示双下肺间质纤维化。该病的局限型CREST综合征包括() A.气道狭窄。 肺内结节。 肺间质纤维化。 手指软组织钙化。 雷诺现象。 弥漫性肺泡出血。 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硬指。 肺动脉高压。 毛细血管扩张。 胸膜炎。
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是()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 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原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增多。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病态巨核细胞增多。
男,28岁,农民,因畏寒、发热伴全身酸痛、食欲减退、厌油6天,黄疸逐渐加深、少尿2天于8月12日入院。查体:神清,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胸腹部可见出血点,静脉注射处可见瘀斑,球结膜充血,心肺(-),肝肋下1cm,脾(-),腓肠肌压痛。实验室检查:WBC8×109/L,N0.78,L0.22,尿蛋白++,尿RBC+/HP,尿WBC0~5/HP,BUN16mmol/L,ALT140U,TBIL120μmol/L。下列治疗中,哪项是不适当的() A.青霉素。 庆大霉素。 氢化可的松。 呋喃苯氨酸。 维生素K,维持热量、水电解质平衡。
蓄热电锅炉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发热元件,目前常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