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J002普通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下位子房。

【答案】下位子房是指花托凹下成各种形状,子房隐陷于托内,花萼、花冠和雄蕊都着生于子房之上的结构。这样的称上位花。

2. 膨压。

【答案】膨压是指植物细胞在吸水膨胀时,原生质体产生对细胞壁的压力。

3. 生物净化。

【答案】生物净化是指生物体通过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使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过程。生物净化过程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重要作用。

4. 半保留复制。

【答案】半保留复制是指DNA 的复制过程中,子代DNA 分子都保留了原来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

5. 适应福射。

【答案】适应辐射是指一个祖先物种适合多种不同的环境而分化成多个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不相同的种,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进化系统。

6. 受精。

【答案】受精是指精子穿入卵子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的接触,终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

7. 荧光和磷光。

【答案】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荧光是指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磷光是指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

8. 生态位。

【答案】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二、简答题

9. 动、植物细胞和细菌的大小在哪一范围内?怎样理解细胞的大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答案】

典型的原核细胞的平均大小在

只有lOOnm 。而真核细胞的直径平均为之间,细菌类的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直径动、植物细胞一般为10〜100pm 。

同类型细胞的体积一般是相近的,不依生物个体的大小而増大或缩小。如人、牛、马、鼠、象的肾细胞、肝细胞的大小基本相同。参天大树和丛生灌木在细胞的大小上并无差别;鲸的细胞也不一定比蚂蚁的细胞大。因此,生物个体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细胞必须维持合适的表面积/体积,细胞靠表面接受外界信息,与外界交换物质。表面积太小,这些任务就难以完成。

10.基因工程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科学和道德方面的关注,试述几例。

【答案】(1)基因工程的发展引发道德问题的现状

伦理是关于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道德关系,如辈分、长幼、朋友、上下级等等关系。

生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类生育的自然过程,导致新问题出现,并对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家庭和社会秩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引发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例如试图纠正生殖细胞遗传缺陷或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来改变正常人的遗传特征则会引起争议。

(2)举例

人工授精、体外授精是当代基本的生殖技术。人工授精可以解决男性不育症所引起的难题,还可以达到整个发育时期都在试管中进行的真正的试管婴儿的目的。但如果不加限制,就会有大批量的婴儿被成批生产出来,成为商品,引发严重的伦理问题。

若不是夫妻的男女双方实行人工授精,使两者生殖细胞结合、发育;女方却为非丈夫的其他男性提供子宫,为其生儿育女。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

精子、卵子、子宫一旦变成商品,会使儿女也成为商品,会导致后代对自身产生怀疑,出现迷惘的情绪。

把人的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就可繁殖出克隆人,通过体细胞克隆或融合形成的孩子已经失去了子女的概念,而是提供体细胞核的人的复制。克隆人同供核人之间,在年龄上可以相差几十乃至上百岁,但他们并非亲子关系,而是兄弟、姐妹,这又引发了一系列的传统道德的问题。如一个正常的家庭无法定义亲本、克隆人之间的关系。

11.简述鸟类繁殖季节占区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鸟类繁殖季节占区的生物学意义包括:

(1)保证营巢鸟类能在距巢址最近的范围内,获得充分的食物供应。飞行能力较弱的、食物资源不够丰富和稳定的,以及以昆虫及花蜜为食的鸟类,对领域的保卫最有力。(2)调节营巢地区内鸟类种群的密度和分布,以能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3)减少其他鸟类对配对、筑巢、交配以及孵卵、育雏等活动的干扰;(4)对附近参加繁殖的同种鸟类心理活动产生影响,起着社会性的兴奋作用。

12.将碘液滴到新鲜洋葱鱗茎表皮细胞上,在光镜下可看到什么?

【答案】在低倍镜下,可见洋葱表皮细胞略成长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内有一圆形或扁圆形的细胞核。稀碘液染色换高倍镜观察,可见细胞最外面为棕黄色细胞壁所包围,细胞壁以内是着色较浅,近于透明的细胞质。细胞质内有一个或几个,或大或小的透明的液泡,在细胞中央或靠近细胞壁,有一细胞核,核内有染色成棕黄色核仁。细胞质外围有一薄层细胞质膜。

13.什么叫传粉?传粉有哪些方式?植物有哪些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

【答案】(1)传粉指由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传粉的主要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植物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有: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蕊异熟、雌雄蕊异长或异位、以及花粉落到本自花柱头上不能萌发、或不能完全发育达到受精结果等。

14.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答案】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

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糖尿病分胰

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型糖尿病)。型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的原因,

就是因为自身的基因中存在缺陷,胰岛中的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破坏,只产生少量或不产生分泌胰岛素,

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通常发生在婴儿或儿童。

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细胞分泌活动下降或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发生在成人中。

三、论述题

15.根据附肢、呼吸、循环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的变化,简述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规律。

【答案】(1)附肢方面

圆口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没有成对的附肢;鱼类开始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即水生动物的偶鳍;除圆口类外,脊椎动物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即水生动物的偶鳍和陆生动物的附肢,大大加强了动物在水中和陆地的活动能力和范围,提高了取食、求偶和避敌的能力。

(2)呼吸方面

圆口纲动物以囊鳃呼吸,生活在水中;鱼类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鳃作为水生脊椎动物的呼吸器官进一步完善;而陆生脊椎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阶段用鳃呼吸,成体出现了肺呼吸。

(3)血液循环方面

鱼类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组成,肌肉质的有收缩功能的心脏代替了腹大动脉,循环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等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心脏中的缺氧血和多氧血进一步分开,代谢率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