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采访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2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观察力

【答案】观察力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敏感、捕捉和分辨的能力,而不仅是指记者的眼力、目力。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者善于从一般的现象中捕捉到不一般的东西,更善于透过各种表象,甚至是假象,把握住事物的底细和本质。

2. 记者招待会采访

【答案】记者招待会,通常有一位主持者(也称新闻发言人,有时也会带上几位助手)在会上先发布某项(或某几项)新闻信息,然后回答众多的记者的提问。有的只发布信息,不接受记者提问。有的主持者先不发表讲话,直接由记者提问。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的提问,有的是事先提出问题,让主持者准备好来回答的,但更多的是即席提问。记者招待会采访的运作要求有:①会前要摸清意图,以便考虑是否出席,并且做好对有关间题的研究和准备; ②提问要开门见山,要讲究“质量”; ③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参加记者招待会的记者除了要会问、会听之外,还要注意会观察,会记录。

3. 舆论

【答案】舆论,即众人的议论,或公众的意见。舆论的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有学者认为: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代表。

4. 新闻采访

【答案】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新闻采访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新闻采访的基本J 胜质,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活动。新闻采访活动,从本质上说,就是采访者围绕着特定的采访目标,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所进行的一系列认识和把握的活动。这一活动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沟通了属于社会意识的新闻报道同属于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沟通了社会信息同信息需求者之间的联系。新闻采访决定了新闻写作。

5. 新华社

【答案】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成立于193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的国家通讯社,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