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邪中人出现“洒淅喜惊”,为邪传舍于() 经脉。 络脉。 冲脉。 皮肤。 腧穴。
女性,7岁,发热、流涕1周后突然出现鼻出血,全身瘀点、瘀斑,脾不大,血小板20×109/L,凝血时间正常,PT正常,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巨核细胞0.50,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缺少。诊断为() 再生障碍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 急性ITP。 MDS。 急性白血病。
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应采取() 包膜外肿瘤摘除,面神经解剖。 包膜外正常组织处切除,不解剖面神经。 浅叶肿瘤应切除肿瘤及浅叶,深叶肿瘤应切除肿瘤及全腮腺,保留面神经。 浅叶肿瘤除切除肿瘤及浅叶外,不保留面神经。 深叶肿瘤应保留面神经,并做肿瘤组织的切除。
男性,37岁。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输入段对小弯术式)后2周,出现上腹部胀痛的症状,多出现在进食后半小时左右,伴有恶心和呕吐,呕吐物为胆汁样液体,不含食物;吐后症状明显减轻。查体:患者消瘦,轻度脱水表现,上腹部轻压痛,未闻及振水音。引起上述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 吻合口梗阻。 输出段梗阻。 输入段梗阻。 倾倒综合征。 输入段综合征。
男性,30岁,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化疗时突发DIC,下列检查结果不符合的是() A.血小板数明显减少。 B.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 C.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 D.血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下降。 E.3P试验(+)。
男性,53岁。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近2个月来加剧;入院查体腹平坦,上腹有轻压痛,未触及肿物,大便潜血试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胃窦部小弯侧黏膜纹理紊乱,胃壁僵硬,未见明显充盈缺损。该患者首先应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