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之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投影

【答案】地图投影是建立平面上的点(用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表示)和地球表面上的点(用纬度和精度表示)之间的函数关系。

2. 空间分析

【答案】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空间分析是GIS 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

3. 数字高程模型

【答案】数字高程模型简称DEM 。它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

DTM 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DTM 的一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一般认为,

是描述包括高程在内的各种地貌因子,如坡度、坡向、坡度变化率等因子在内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的空间分布。

4. 扫描矢量化

【答案】扫描矢量化是指在扫描后处理中,需要进行栅格转矢量的运算,称为扫描矢量化过程。扫描数字化采用高精度扫描仪将图形、图象等扫描并形成栅格数据文件,再利用扫描矢量化软件对栅格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将它转换为矢量图形数据。

5. 变量聚类分析

【答案】变量聚类分析是将一组数据点或变量,按照其在性质上亲疏远近的程度进行分类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两个数据点在m 为空间的相似性可以用这此点在变量空间的距离来度量。

6. 对象—关系管理模式

【答案】对象—关系管理模式是指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扩展,通过定义一系列操作空间对象(如点、线、面)的API 函数,来直接存储和管理非结构化的空间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7. 数据字典

【答案】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

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8. 空间数据结构

【答案】空间数据结构是指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的地学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空间数据结构分为基于矢量的数据结构和基于栅格的数据结构两种基本类型。

9. 空间数据引擎(SDE )

【答案】空间数据库引擎是使常规的关系数据库支持GIS 空间数据类型的存储和空间操作功能的一个间接的技术方法。它在GIS 应用软件和关系型空间数据库之间建立了一个中间层,由SDE 为GIS 应用软件提供在关系数据库里存储、存取、查询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相应功能。

10.GIS 互操作

【答案】GIS 互操作是指在异构环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实体,尽管它们实现的语言、执行的环境和基于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这些实体包括应用程序、对象、系统运行环境等。空间数据的互操作针对异构的数据库和平台,实现数据处理的互操作,与数据转换相比,它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11.空间数据质量

【答案】空间数据质量是对空间数据在表达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专题特征以及时间等要素时,所能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统一性的度量,一般描述为空间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用误差来表示。

12.LBS

【答案】LBS 即移动位置服务,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它是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服务的融合业务。

二、论述题

13.计算机制图的特点及数字制图的一般流程?

【答案】(1)计算机制图的特点:

①计算机地图制图可方便地应用计算机校正、编辑、改编、更新和复制地图要素,并可将地图任意无极缩放和开窗显示,已满足应用的需要。还可将一个地区多幅地图无缝拼接成为一幅地图显示。

②计算机地图制图用数字地图信息代替了图形模拟信息,它能够动态调整地图信息载体密度,提高了地图的使用精度。

③计算机地图制图应用计算机技术存储大数据量地图信息,因而极大丰富了地图所表示的内容,并且给使用者随时可以查询、检索地物的各种信息提供方便。并确增加了地图的品种,拓宽了服务范围。

④计算机地图制图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制图过程中人的主观随意性,这样就为地图制图的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地图制图使得数字地图信息更加容易复制、传播和共享。并确加快了成图速度,缩短了成图周期,改进了制图和制印的工艺流程。

(2)数字制图的一般流程

①编辑准备

是地图制作的龙头,是保证地图质量的首要环节。它包括地图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地图资料是制作新地图的基础,对编图的质量影响很大。还包括确定地图的基本规格、内容及详细程度、表示方法和编图工艺等。

②数据获取

是指通过计算机及软件系统将各种原始地图编制的资料,有纸质地图、遥感影像资料、实测数字地图和各种数字信息等输入到系统中的技术全过程。

③数据处理

即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加工。数据处理的内容因编制地图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处理内容包括资料更新、比例缩放、投影变换、要素增减、图形简化和分类、归并等,以获取符合编图要求的制图文件。制图数据的符号化也是计算机处理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选择不同的制图表示方法,调用有关制图程序,将制图文件加工为绘图文件,即山绘图机指令集合构成的数据文件,用于图形输出。在进行计算机处理过程中,可使用图形联机编辑装置,进行人机对话。联机编辑可以提高工效,通过作业人员直观审查,实时修正,还可提高图形质量和减少错误。

④图形输出

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图形或图像形式。输出图形种类同设备性能密切相关。使用矢量式自动绘图机可获得彩色线画地图; 在绘图工具为刻刀和刻针时,配合撕膜技术,可获取用于制印的线划和底色要素的刻图版片和撕膜片; 如果采用非接触的光学绘图方式,可将图形输出在感光底片上。扫描绘图机除了可制作线划图外,还适用于处理遥感图像、制作地图普染色要素和地貌晕渲图等。缩微胶片输出装置,是将图形记录在缩微底片上,便于保存地图资料。行式打印机多

用于生产由字符组成的统计图等。地图注记由专门图面注记装置完成,但也常山绘图机直接输出。

14.GIS 的基本构成。

【答案】一个完整的GIS 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空间数据反映GIS 的地理内容,而管理人员和用户则决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息表示方式。

(1)计算机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是GIS 的物理外壳。包括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