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生态学之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地图符号
【答案】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不仅能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形状、质量和数量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示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域总体特征。
2. 地理数据
【答案】地理数据是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描述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的数据,主要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和表格等。地理数据可分为空间数据、属性数据、时态数据。
3. 等值线
【答案】等值线是指在地图上通过表示一种现象的数量指标的一此等值点的曲线。等值线法
宜用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现象,并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或强度。)
4. 空间索引
【答案】空间索引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空间数据结构,空间索引介于空间操作算法和空间对象之间,它通过筛选作用,大量与特定空间操作无关的空间对象被排除,从而提高空间操作的速度和效率。
5. 元数据
【答案】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6. 屏幕跟踪矢量化
【答案】扫描矢量化可以自动进行,但是扫描地图中包含多种信息,系统难以自动识别分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交互跟踪矢量化,或者称为半自动矢量化。
7. 拓扑结构
【答案】拓扑结构是为在点、线和多边形之间建立关联,以及彻底解决邻域和岛状信息处理问题而必须建立的数据结构。这种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唯一标识,多边形标识,外包多边形指针,邻接多边形指针,边界链接,范围(最大和最小x , y 坐标值)。
8. 信息
【答案】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的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二、简答题
9. 试比较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各有什么特征。
【答案】(1)矢量数据的特征
①用离散的点、线、面织成的边界或表向来表达空间实体,用标识符表达的内容描述空间实体的属性;
②描述的空间对象位置明确,属性隐含;
③可用矢量数据之间的关系表示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 数据表达精度较高数据存储量小,较高分辨率,便于进行网络分析。
(2)栅格数据的特征
①用离散的量化的网格值来表示和描述空间目标;
②描述的空间对象属性明显、位置隐含;
③面向位置的数据结构,难以建立空间对象之间的关系;
④数据结构简单,易与遥感数据结合,数据量大。易于实现,且操作简单。
⑤栅格数据表达精度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⑥基于栅格数据基础之上的信息共享也较矢量数据容易。
10.代码的功能。
【答案】代码的功能
(1)鉴别
代码代表对象的名称,是鉴别对象的惟一标识。
(2)分类
当按对象的属性分类并分别赋予不同的类别代码时,代码又可作为区分分类对象类别的标识。
(3)排序
当按对象产生的时间、所占的空间或其他方面的顺序关系排列并分别赋予不同的代码时,代码又可作为区别对象排序的标识。
11.为公园选址,要求该公园的位置必须是从主要公路上容易到达,要减少噪声干扰,同时依山傍水,而且公园的可利用面积最大。试以GIS 方法模拟选址分析步骤,设计其数据处理流程图,并说明其有关的操作和算子.
【答案】(1)分析目的
确定建立公园的合适区域。
(2)评价准则
①相对安静(离公路0.2公里之外)且交通方便(离公路0.8公里之内);
②依附在大小适中的天然河流上,即等级为2的河流才适合建公园;
③公园选址要避免沼泽地,即土地利用图中非沼泽地的适合建公园。
(3)所需数据
交通图、水系图(带有分级属性的水系图)、土地利用图。具体步骤:
①对交通图中的公路分别建立0.8, 0.2公里缓冲区;
②将两缓冲区进行空间叠置得到公园候选区域-zones3);
0为沼泽地)③通过赋属性再分类,将土地利用图分成沼泽地及非沼泽地两类(1为非沼泽地,:
④合并土地利用图中属性相同的相邻多边形的边界,得到Marsh 层;
,得到zones 内的土⑤将Marsh 层和zones 进行多边形空间叠置分析(相交分析或裁剪分析)
地利用区域Zmarsh ;
⑥将Stream 层与Zmarsh 进行空间叠置(相交分析);
,且“河流等级=‘2’⑦查询输出所选中的区域。查询“土地利用类型=‘1’””的区域,该
区域即为公园建立的候选地址。
12.GIS 空间数据互操作的含义和其对于GIS 的必要性。
【答案】(1)GIS 空间数据互操作的含义
GIS 空间数据互操作是指异构环境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可以互相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这些实体包括程序、对象、系统运行环境等。
(2)GIS 空间数据互操作对于GIS 的必要性
①解决基础数据的共享问题的需要;
②GIS 应用趋向多学科综合和集成化;
③GIS 走向社会化的需要;
④是InternetGIS 发展的需要。
13.试述克里金内插法的基本原理、优点及实施过程。
【答案】(1)克里金插值法的原理
克里金插值法又称空间自协方差最佳插值法,它将被插值的莫要素(例如地形要素)当做一个区域化地变量来看待。所谓区域化的变量就是介于完全随机的变量和完全确定的变量之间的一种变量,它随所在区域位置的改变而连续地变化,因此,彼此离得近点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空间相关性,而相隔比较远的点之间在统计上看是相互独立无关的。
(2)克里金插值法的优点
克里金法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水模拟、土壤制图等领域,是一种很有用的地质统计格网化方法。该方法在数学上可对所研究的对象提供一种最佳线性无偏估计的方法。它是一种光滑的内插方法,在数据点多时,其内插的结果可信度较高。
(3)克里金插值法实施过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