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身为皇室宗族的刘向,面对政权日渐旁落的汉室情形,他上书极谏外戚用事、宦官弄权,虽下牢狱、免庶人,几经沉浮,但依旧未改其初衷。汉成帝河平三年,刘向诏领“《五经》秘书”,本为鸿儒的他又博览经籍、诸子,在纵观历史演变、感念现实盛衰中,刘向意识到“近者”对王教的重要性,于是,他以著作当谏书,依照其独有的女性观,将古往今来突出的女性事迹连缀、加工,成就了我国第一部女性传记—《列女传》。 鉴于其以讲述女性事迹为主,历史上学者对其论述甚少,但作为女教书籍却注者云集。八十年代以后,对《列女传》的研究逐渐突破字、句注解传统,向着综合性迈进,如论述其在编撰体例、史学价值、文体性质等方面的专题论文层出不穷,在拓宽研究领域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列女传》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虽从多方面研究成果昭著,但从叙事角度却着墨甚少。 文章通过对叙事内涵的界定及我国叙事传统的追溯,将《列女传》定位为叙事性作品,因广采史料,又以文学性手法表述,故其兼具文、史特征。本文仅从文学性角度出发,将全书传记按照女性的基本角色:母亲、妻子、女儿等重新编排,以全面掌握刘向对各身份女性的不同要求;再次,将叙事结构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逐次解析,在阐释其传承的同时,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最后,对《列女传》的后世影响,从正史编撰、社会思想、文学成就等三个方面来展现其恢弘的学术价值。本文借此四章内容,旨在阐述作为第一部专门记载女性事迹的《列女传》,它以新颖的叙事结构为刘向代言说理的同时,也为后世写作提供了成熟技巧与广阔空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