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苏大学理学院851数据结构之数据结构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无向图G=(V,E) ,其中:

对该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得到的顶点序列正确的是( )。

A.a , b , e , c , d , f

B.a , c , f , e , b , d

C.a , e , b , c , f , d

D.a , e , d , f , c , b

【答案】D

【解析】图的深度优先遍历过程是:从图中某个初始顸点v 出发,首先访问初始顶点v ,然后选择一个与顶点V 相邻且没被访问过的顶点U 为初始顶点。再从U 出发进行深度优先搜索,直到图中与当前顶点V 邻接的所有顶点都被访问过为止。

根据

关系。依据

上面的原则遍历,得出遍历顺序a ,e ,d ,f ,c ,b 。

2. 某磁盘的转速为10, 000转/分, 平均寻道时间是6ms , 磁盘传输速率是

为, 读取一个4KB 的扇区所需平均时间约为( )

A.9ms B.

C.12ms D.

【答案】B

【解析】磁盘转速是10000转/分钟, 平均转一转的时间是6ms , 因此平均查询扇区的时间是3ms , 平均寻道时间是6ms , 读取4KB

扇区信息的时间为

3. 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后退N 帧协议,即策略的基本原理是,当接收方检测出失序的信

第 2 页,共 47 页 可知各顶点之间的邻接, 磁盘控制器延迟

, 信息延迟的时间为0.2ms ,

总时间为

息帧后,要求发送方重发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信息帧之后的所有未被确认的帧;或者当发送方发送了N 个帧后,若发现该N 帧的前一个帧在计时器超时后仍未返回其确认信息,则该帧被判为出错或丢失,此时发送方就不得不重新发送出错帧及其后的N 帧. 本题收到3号帧的确认,说明0,1,2,3号帧已经收到,丢失的是4,5,6,7号帧,共4帧. 因此答案为C 项.

4. 设桟S 和队列Q 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l ,e2,e3,e4,e5和e6依次通过栈S ,一个元素出栈后即进队列Q ,若6个元素出队的序列是e2,e4,e3,e6,e5,el ,则栈S 的容量至少应该是( )。

A.6

B.4

C.3

D.2

【答案】C

5. 某字长为8位的计算机中, 已知整型变量x 、y 的机器数分别为

, A.11000000

B.00100100

C.10101010

D. 溢出

【答案】A

【解析】将x 左移一位, y 右移一位, 两个数的补码相加的机器数为11000000, 故答案选择A 。

6. 对于栈操作数据的原则是( )

A. 先进先出

B. 后进先出

C. 后进后出

D. 不分顺序

【答案】B

【解析】先进先出是队列操作数据的原则。先进后出是栈操作数据的原则,栈限定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

7. 设有一个n 行n 列的对称矩阵A ,将其下三角部分按行存放在一个一维数组B 中,A[0][0]存放于B[0]中,那么第i 行的对角元素A[i][i]存放于B 中( )处。

A.(i+3)*i/2

B.(i+1)*i/2

C.(2n﹣i +l)*i/2

D.(2n﹣i ﹣l)*i/2

【答案】A

第 3 页,共 47 页 。若整型变量, 则z 的机器数为( )

【解析】A[i][i]中列标不大于行标,又A[0][0]存放在B[0]中,所以A[i][i]存放的位置为i*(i+l)/2+i +l ﹣l =i*(i+3)/2。

8. 计算机算法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它必须具备( )三个特性。

A. 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

【答案】B

【解析】计算机算法是以一步接一步的方式来详细描述计算机如何将输入转化为所要求的输出的过程,或者说,算法是对计算机上执行的计算过程的具体描述,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一个算法通常需要具备五大特性:有穷性;确定性;可执行性;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输出一个算法有零个或者多个输出。

9. 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

A. 双亲表示法

B. 孩子链表表示法

C. 孩子兄弟表示法

D. 顺序存储表示法

【答案】D

【解析】顺序存储就是利用一段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中的元素。树中某个结点的孩子可以有多个,这就意味着,无论用哪种顺序将树中所有的结点存储到数组中,结点的存储位置都无法直接反映逻辑关系。因此简单的顺序存储表示不能满足树的基本要求。常用的三种树的表示法为:双亲表示法、孩子链表示法、孩子兄弟表示法。

10.数据序列(8,9,10,4,5,6,20,1,2) 只能是下列排序算法中的( )的两趟排序后的结果。

A. 选择排序

B. 起泡排序

C. 插入排序

D. 堆排序

【答案】C

【解析】选择排序、起泡排序和堆排序两趟排序后,在序列的某一端应该有序列的两个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二、填空题

第 4 页,共 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