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数据库
【答案】空间数据库是以特定的信息结构和数据模型表达、存储和管理从地理空间中获取的某类空间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空间信息需求的数据库。
2. 数字地球
【答案】数字地球是把浩瀚复杂的地球数据加以数字化、网络化,变成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计划。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种分辨率、二维的地球表达,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有两点:①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②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3. Delaunay 三角网
【答案】Delaunay 三角网是由狄洛尼三角形组成的三角网,它是在地形拟合方面表现最出色的三角网,因此常被用于TIN 的生成。狄洛尼三角形有三个最邻近的点连接而成,这三个相邻点对应的V oronoi 多边形有一个公共的顶点,此顶点同时也是狄洛尼二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4. 元数据
【答案】元数据是指描述空间数据的数据,它描述空间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是空间数据交换的基础,也是空间数据标准化与规范化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为空间数据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5. 时空数据库
【答案】时空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随时间变化,其空间位置和/或范围也发生变化的时空对象的数据库系统,时空索引技术是时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6. 四叉树数据结构
,直到【答案】四叉树数据结构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进行递归分割(2n ×2n ,且n ≥1)
子象限的数值单调为止。凡数值(特征码或类型值)呈单调的单元,不论单元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这样,对同一种空间要素,其区域网格的大小,随该要素分布特征而不同。
7. GIS 应用模型
【答案】GIS 应用模型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 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
8. 地理信息
【答案】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它属于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定位特征、多维结构特征和动态变化特征。
二、简答题
9. 根据下面示意图,给出其矢量数据结构编码。
【答案】点:
线:
多边形:
10.GIS 设计的方法(5个),阶段(4个)
【答案】(1)GIS 设计的方法
①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②由底而上法;
③快速原型法;
④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⑤“演示和讨论”方法。
(2)GIS 开发阶段
①系统调查分析
a. 需求调查与分析;
b. 可行性分析;
c. 系统分析。
②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将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化为相应的实际的物理模型这是整个研制工作的核心。
③系统的维护
此阶段是把系统设计的成果付诸实施,实现能够使用的实际系统。
④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系统验收是系统实施的终结,系统维护是指在运行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和其它因素的各种变化,保证系统正常工作而采取的一切活动。
11.空间数据库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案】(1)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空间数据库主要是为GIS 提供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法。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简称。完整的空间数据库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库存储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空间数据库应用系统。
(2)空间数据库的组成
①空间数据库存储系统
空间数据库存储系统是GIS 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光盘等存储介质中的。
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