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表达权

【答案】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使用各种方式表明、显示或传播思想、情感、意见、观点、主张,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的权利。从一般意义上看,表达权又称表达自由,是指“公民通过口头或书面以及特定行为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是指新闻媒介的表达自由和受众通过新闻媒介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自由,对于受众而言,则进一步细化为受众在媒介上的表达权。在任何国家,受众作为公民的表达权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达自由必须在法定范围内。

2. 舆论引导

【答案】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而言,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 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 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

3. 宣传者

【答案】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4. 拟态环境

【答案】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5. 社会责任理论

【答案】社会责任理论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

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将其称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一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

6. 受众定位

【答案】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是指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的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为谁服务的问题。主要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媒体的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受众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是宽窄适度,范围适中。媒介清晰、准确的受众定位是有着认真、细致的筹划、设计过程,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正确的定位原则指导下确定核心受众群。

二、简答题

7. 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但又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即实行双轨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请简述其理由。

【答案】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

(1)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公私并存的双轨制有助于保护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2)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3)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实施双轨制,其初衷是把竞争机制引入电视业,一方面大大丰富电视节目,满足各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比如公营台多以严肃的时政节目为主,格调高雅; 私营台多以娱乐节目为主,内容通俗。另一方面,又对本国政治、文化以及电视业本身不造成伤害。从10年来的实践看,这个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西欧的电视业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依麦奎尔的观点,这个体制在欧洲将长期保持。

但不能忽视的是,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麻烦也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

①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又“引狼入室”,让美国的电视片尤其是好莱坞的电视连续剧充塞西欧电视台。西欧的新闻学者不得不Ag 然长叹:“电视越商业化,也就越美国化。”

②公营台在和私营台竞争中渐处下风。虽然各国政府、议会采取了不少措施扶植公营台,但公营台的观众流失、收入下降己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虽然还没有达到危险的地步,但欧洲的不少新闻学者都担心,长此以往,公营台的处境不妙。

8. 美国新闻史上的“黄色新闻”是怎样出现的?

【答案】(1)黄色新闻是指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

的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黄色新闻是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得名于美国《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之间的竞争,并在两报的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

(2)1883年普利策买下《世界报》后,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作为骨干,佐以刺激性因素以增加读者兴趣; 发动全国性运动,提高报纸声誉; 高质量的言论版; 篇幅大,报价低; 使用插图和大量图片,引发“黄孩子案”; 重视报纸的推广发行。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情主义的耸人听闻的手段打开了销路。

(3)赫斯特1895年买下普利策之弟阿尔伯特的《纽约新闻报》开始了与《世界报》的竞争。《纽约新闻报》注重犯罪新闻、丑行、灾祸报道和各种特写,大量应用照片,黄色新闻泛滥,对社会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曾蝙动美西战争、教唆刺杀麦金莱总统。

(4)1899年至1900年,是美国黄色新闻发展的高峰。当时全国的主要报纸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纯粹的黄色报纸。黄色新闻的特征有: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 滥用照片; 种种欺骗手法; 星期日增刊; 标榜同情“受压迫者”。

9. 简述印刷媒介的特点。

【答案】印刷媒介指将文字、图片等内容排成版、涂上油墨、印在纸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刊等物质实体。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它具备以下特点:

(1)优点

①就媒介本身特性而言,印刷媒介的优点

a. 易保存,可重复。和电子媒介的一纵即逝相比,印刷媒介可以被保存,而且可保存的时间较长。被保存的报纸、杂志等可以被重复阅读。有剪报习惯的读者还可重复利用印刷媒介上的信息。电子技术的发展己经使广播电视的内容可以被储存,但对储存设备要求很高,数据也很容易流失。

b. 可便携,方便阅读。印刷媒介材质相对于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而言轻便,易折易放。因此,读者可将其随身携带,方便其随时阅读。

②对于受众而言,印刷媒介的优点

a. 自由选择权。印刷媒介由受众主动选择阅读。一般而言,报纸刊物等的发行方式是订阅与零售。读者在选择是否接触印刷媒介上自由度较高。此外,报纸、杂志等产品售价便宜,对读者的经济水平要求不高,加上种类繁多,因此,读者可以用较少的钱进行较多的选择。

b. 主动阅读,有益思考。印刷媒介使用的传播手段主要为图片与文字。读者可以在报纸刊物提供的信息中主动进行选择。由于阅读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利于读者冷静地进行深度解读与思考。

③对于媒介组织而言,印刷媒介的优点

a. 印刷媒介制作成本较低。相较于广播、电视制作而言,纸质印刷成本较低。制作成本和发行成本的低廉使历史上众多有志于办报却经济不富裕的人得以实现办报的理想。

b. 精确投放,更加适应分众化趋势。报纸刊物的发行方式主要是订阅与零售。受众的主动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