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下列不属于朱子读书法的是( )
A. 联系实际
B. 虚心涵泳
C. 切己体察
D. 熟读精思
【答案】A
2. 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
A. 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
B. 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C. 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
D. 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
【答案】C
【解析】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一一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一一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英国,在产业革命之前,资产阶级为其子女建立了从预备学校、中学直至大学的学校教育制度,而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只能在由宗教团体主办的“贫民学校”、“主日学校”接受教义的灌输。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要求其国民接受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这样一来,英国的教育一方面保持着原有的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了国民小学、职业学校,以便培养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新型劳动力,由此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规学制。
3. 我国律学设置始于( )
A. 西晋
B. 曹魏
C. 东晋
D. 北魏
【答案】B
4. 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始于( )
A. 梁武帝
B. 孝文帝
C. 隋文帝
D. 隋场帝
【答案】C
5. 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
A. 成均、伴宫
B. 辟雍、库序
C. 辟雍、洋宫
D. 辟雍、泽宫
【答案】C
6. 清末所颁布的教育宗旨中,不包括( )
A. 尚公
B. 尚武
C. 尚美
D. 尚实
【答案】C
7. 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答案】D
8. 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嘘声失败归结为“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A. 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 外部、稳定的归因
C.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D. 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A
。 )
【解析】人们在寻找自己成败的原因时,人们通常将导致自己成败的因素分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自己,说明这属于内部归因,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这们课程的料,意味着这是一种稳定的归因。因此,此题选择A 。
9. 早期改良派人物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的轮廓的是( )
A. 王韬
B. 薛福成
C. 马建忠
D. 郑观应
【答案】D
10.下列尚未发生学习的现象是( )
A. 杯弓蛇影
B. 蜜蜂采蜜
C. 望梅止渴
D. 老马识途
【答案】B
11.学制规定犷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
A. 主导与辅助关系
B. 领导与从属关系
C. 合作与竟争关系
D. 衔接与分工关系
【答案】D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这题很活,需要仔细分析,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大纲解析上面的概念。关键词是学制内容中的主语,即一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学校直接肯定是衔接关系,各类学校直接应该是分工关系。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来。
12.( )被称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摇篮”。
A. 天津水师学堂
B. 江南水师学堂
C. 浙江船政学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