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08中国近现代史(含:中国当代史)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探刻的社会变革?
【答案】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在于:
(1)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2)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为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中国以后一切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①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②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③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④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如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
(2)戊戍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势力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难以取胜。
②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一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在人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
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了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3.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案】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要体现在以下: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①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②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③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答案】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首次历史性变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也为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把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大大推进了一步,在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生活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摧毁了清朝二百六十多年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缔造了中国民主共和政体,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谱写开篇,在中国
现代化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步伐,这是辛亥革命的最伟大成果。
(2)在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3)在思想上,辛亥革命又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它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觉醒,是民族危机意识、救亡图存意识和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意识的积聚和爆发,促进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
(4)辛亥革命还引起了思想观念的变革,革除了某些封建社会的风俗恶习,对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5)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地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6)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5.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陷入全民的包围并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有:
(1)国民党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官员们贪污腐化,大发国难财,在抗战后期就严重丧失人心。抗战胜利之际,国民党政府所派官员把沦陷区的接受变成了“劫收”,大发胜利财,使人心进一步丧失。
(2)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向人民征收各种捐税,无限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把全国人民置于了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
(3)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拒绝全国人民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愿望,仍然继续并加强独裁统治。因此,国民党政府把自己置于了人民的对立面,丧失了人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从而陷入了全国的包围之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