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08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报纸编辑学教程》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2

  摘要

一、简答题

1. 怎样把握报道的重点?

【答案】把握报道重点要注意以下方面:

(1)现实生活的主导部分就是报道的重点。即报道量的大部分、报道的着力点,放在反映现实生活的主导部分,现实生活的主要矛盾,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公众关注的焦点。即是报道的中心所在。

报道采用这种做法,是为了正确反映现实,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 积极参加现实的斗争。1998年夏天我国发生严重的水灾,报纸的报道则以长江、松花江流域为重。当时长江流域的某地,也发生了旱情,却少有这样的新闻发表,因为长江抗洪是全国的大局,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2)有的时候,现实生活的非主导力一面,暂时被突出出来,报道的重点也临时向这力一面倾斜,但从长远来看,报道的长期重点,并未改变。

例如,在和平时期,我国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报纸的报道也以此为重点。但是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期间,我国报纸军事报道量突增,特别是我驻南使馆遭到轰炸以后,报纸用较多篇幅表达中国人民的抗议怒潮,以经济为中心的报道内容不得不作适量压缩。总之,在这样一些特殊时期,报道暂时偏离长期的报道重点,是必要的,从更长期看,并未偏离生活的现实。

(3)为了适应现实社会合理调整结构的需要,在报道中有意使现实社会富余的部分,占有的比例小; 而对于现实社会缺少的部分。有意使其占有较大的比例,目的是为它呐喊。以扫清前进中的障碍。

比如,为新生事物摇旗呐喊,有时有意强调非主导方面的部分,意在促使其转化为主导方面。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比,现在还是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但是报道中有意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力度,而且还要强调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上述三种情况中第一种,报道的重点即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主导方面,换言之,报道结构与现实社会结构是一种同构关系,有学者把它称为平衡结构。第二、三两种,同现实社会结构是一种非同构关系,有学者称之为偏向结构。这种结构。并非歪曲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结构关系。报道结构与现实社会结构非同构关系的,还包括一种非正常的报道结构,即畸形结构。它的最大弊病是歪曲现实。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