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培养单位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综合题

1. 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码元/秒?

【答案】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意味着发送每一位数据都占用两个信号周期,所以码元传输速率是数据率的两倍。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则码元传输速率是20M 码元/秒。

2. IP 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答案】IP 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

(1)交换方式不同。IP 地址方案是基于存储转发交换的,而电话号码基于电路交换的; (2)IP 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用来标示网络中的某一台主机,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与主机地理位置无关。而电话号码则是固定的用来标示某一个用户终端,透过一个具体的电话号码,可以知道相应的国家代码,地区代码,交换局代码,然后是用户代码。

3. 在ASN.1中,IP 地址(IPAddress )的类别是应用类。若IPAddress=131.21.14.2,试求其ASN.1编码。

【答案】若IPAddress=131.21.14.2,则其ASN.1编码为:

4. PPP 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 不使用帧的编号?PPP 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 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

【答案】(1)PPP 协议的主要特点

①点对点协议,既支持异步链路,也支持同步链路。

②PPP 是面向字节的。

(2)PPP 不使用帧的编号的原因

①在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的概率不大时,使用比较简单的PPP 协议比使用能够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开销小一些。

②假定采用了能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当数据帧在路由器中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网络拥塞而被丢弃。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

③PPP 协议在帧格式中有帧检验序列FCS 字段。PPP 协议可以保证无差错接受。

(3)PPP 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的情况。

(4)可靠的传输由传输层的TCP 协议负责,数据链路层的PPP 协议只进行检错,也就是说,

PPP 是不可靠传输协议,无法实现可靠传输。

5. SNMP 使用哪几种操作?SNMP 在get 报文中设置了请求标识符字段,为什么?

【答案】(1)SNMP 有两种操作:

①“读”操作,用get 报文来检测各被管对象的状况;②“写”操作,用set 报文来改变各被管对象的状况。

(2)在Get 报文中设置有请求标识符字段,是因为管理进程可以同时向许多代理发出Get 报文,这些报文都使用UDP 传送,先发送的有可能后到达,设置了请求标识符可以使管理进程能够识别返回的响应报文对应于哪一个请求报文。

6. 试比较IEEE802.3和IEEE802.11局域网,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答案】IEEE802.3和IEEE802.11局域网的主要区别:

(1)802.11米用的是碰撞避免而802.3采用的是碰撞检测。

(2)由于无线信道相对较高的误比特率,因此,802.11使用链路层确认/重传(ARQ )机制,而802.3以太网采用的是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

7. 试简述SMTP 通信的三个阶段的过程。

【答案】SMTP 通信的三个阶段:

(1)连接建立。发信人先将发送的邮件送到邮件缓存,SMTP 客户每隔一定时间对邮件缓存扫描一次。如发现有邮件,就使用SMTP 的熟知端口号码同接收方主机的SMTP 服务器建立TCP 连接,连接建立后,接收方SMTP 服务器发出“服务就绪”,然后SMTP 客户向SMTP 服务器发送HELO 命令,附上发送方的主机名。SMTP 若有能力接收邮件,就发送准备好接收命令,若SMTP 服务器不可用,就回答服务不可用。

(2)邮件传送。邮件的传送从MAIL 命令开始。若SMTP 服务器已经准备好接收邮件,则发送一个RCPT 命令,并从SMTP 服务器返回相应的信息,然后开始传送数据;如果SMTP 没有准备好接收邮件,就返回一个代码,指出错误的原因。

(3)连接释放。邮件发送完毕后,SMTP 客户发送QUIT 命令,SMTP 服务器返回信息,表示同意释放TCP 连接,邮件发送的全部过程结束。

8. 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IP 地址是指给因特网上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32位标识符。而所谓“分类的IP 地址”则是将IP 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串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

(1)IP 地址被分为A 、B 、C 、D 、E 五类,其中A 、B 、C 类为单播地址,D 类地址用于多播,E 类地址保留为以后用:

①A 类地址:网络号占1个字节长,网络中的主机号占3个字节,A 类地址网络号的第一位

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O ”。A 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26个减2的原因:网络号全0表示“本网络”; 网络号127(01111111

)保留作为本地软件回环测试之用。每个网络允许

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②B 类地址:网络号占2字节,网络中的主机号占2字节,B 类地址网络号的前两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0”。B 类地址允许有16383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③C 类地址:网络号占3字节,网络中主机号占1字节,C 类地址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 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

(2)IP 地址的主要特点

①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它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物理信息;

②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在多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有多个IP 地址;

③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④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 )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⑤IP 地址可用来指明一个网络的地址。

A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C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为B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9. 试将TCP/IP和OSI 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案】(l )OSI 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都是按功能分层。

(2)0SI 和TCP/IP的主要不同点如下:

①0SI 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分为四层,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②0SI 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 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0SI 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TCP/IP更侧重于异构网的互联问题。

10.携带实时音频信号的固定长度分组序列发送到因特网,每隔10ms 发送一个分组。前10个分

组通过网络的时延分别是45ms ,50ms ,53ms ,46ms ,30ms ,40ms ,46ms ,49ms ,55ms 和51ms 。

(1)用图表示出这些分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

(2)若在接收端还原时的端到端时延为75ms ,试求出每一个分组经受的时延。

(3)画出接收端缓存中的分组数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1)如图 (a )所示,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这些分组的发出时间和到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