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实践与百科知识之中国文化读本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选择题

1. 李自诗《哭晃衡》中的晃衡指的是(_____)。

A. 空海

B. 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 吉备真备

【答案】C

【解析】阿倍仲麻吕中间曾渡海回国,临行前唐玄宗、王维赋诗送行,中途遇险而还,李白以为他遇难,作《哭晃衡》一首,诗曰:“旧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成为中日友好的千占绝唱。

2. 图画文字产生后开始出现(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的开端。

A. 楔形文字

B. 象形文字

C. 胖尼基字母

D. 拼音字母

【答案】B

【解析】文字的出现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龟纹鸟迹之象”是指象形符号,“博采众美”是指图形之美。也就是说汉字的起源,最早是原始社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3. 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 ),成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A. 五角星形

B. 扇形

C. 波浪形

D. 漏斗形

【答案】B

【解析】颜师古注曰:“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后亦泛指扇面。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宛如景在画中,妙不可言。

4.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植物、花木,并以此寄托情感,比喻某种品格,中国也有“岁寒三友”之说,“岁寒三友”是指( )。

A. 松、柏、梅

B. 松、蓬、梅

C 松、竹、梅

D. 松、柳、梅

【答案】C

【解析】古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以“松、梅、竹”为“岁寒三友”

5. 世界上最旱的敞肩拱桥是( )。

A. 赵州桥

B. 卢沟桥

C. 宝带桥

D. 洛阳桥

【答案】A

【解析】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本名“安济桥”,隋代石匠李春建造,是全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

6.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 )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A. 龚自珍

B. 纪晓岚

C. 黄遵宪

D. 李毓秀

【答案】D

【解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该作品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烙守的守则规范。

7. 汉武帝派出使西域,( )开辟了“丝凋之路”。

A. 霍去病

B. 班固

C. 玄类

D. 张骞

【答案】D

【解析】汉建元三年,张骞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张骞使命未果,回到长安复命。尽管这一次未能与大月氏取得联盟,但却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西域的使臣与商人,也东来汉疆,带来了他们的物产,

换回了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丝绸之路”就这样开通了。

8. 长江的源头是( )。

A. 雅鲁藏布江

B. 澜沧江

C. 怒江

D. 鸭绿江

【答案】A

【解析】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大河,位于西藏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全长3848公里,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夕,,是长江的源头。

9. 西藏喇嘛教属于佛教哪一宗? ( )

A. 密宗

B. 法相宗

C. 禅宗

D. 华严宗

【答案】A

【解析】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些仪式和神,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所谓“藏密”。而密宗,也称密教,其研习经典主要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多部,自称受大日如来佛秘密传授教旨,故称“密宗”。

10.宋初兴起的书院教育中,最大特点是“讲会制度”的实行,它的创立者是( )。

A. 陆九渊

B. 程颐

C. 朱熹

D. 周敦颐

【答案】C

【解析】书院在教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朱熹创立的“讲会制度”,即学术辩论制度。宋明理学分作不同学派,书院中的“讲会’夕,就是不同学派的学术论争。

二、填空题

11.江苏这一名称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与苏州二府之名而成。

【答案】江宁

【解析】江苏,位处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改设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市),巡抚驻苏州府(今苏州市),合两地之名为“江苏”,现省会南京市,简称“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