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656有机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设计合成时, 最有成效的方法是从目标分子倒推到容易获得的原料. 我们称之为后推合成分析 (retro-synthetic analysis)

并且用的双线箭头

要多于一步才能制得

.

来表示. 在下面每一个问题中, 左边列出目标分子, 右边列出原料. 试从指定的原料出发, 利用任何必要的有机或无机试剂制取目标分子. 在有些情况下

【答案】

(a)

(b)

(c)

(d)

2. 想像A 的环化能生成B 或C , 但主要产物为为了明确决定产物结构的机理, 做了下列的实验(1)、(2)和(3).对决定产物本质的一步你能得出什么可能的结论?

(1)

(3)

【答案】此反应是酮的分子内缩合反应, 其历程如下:

首先酮炼醇化. 第二步进行分子内的亲核加成, 即羟醛缩合, 得到

不饱和酮. 羟基酮.

第三步脱水形成

从题目给出的辅助实验中, 我们可得出一些结论:从实验(3)可看出, 酮的烯醇化是一个快速平衡, 它不是速度决定步骤. 从实验(1)可看出

,

羟基酮的存在,

及脱水转变为轻基酮脱水得不饱和酮的一步是不可逆的, 因此在产物B 与C 之间没有一个平衡存在. 大量的B 不是由C 转化而成. 从实验(2)

可证实亲核加成物不饱和酮的事实, 进一步证实了反应历程的正确性. 同时可看出亲核加成是整个历程中的关键步骤, 而决定这步的关键因素是羰基的活性. 在分子CH 3CO(CH2)COCH 2R 中, 与甲基相连的羰基活性大大地高于与CH 2R 相连的羰基的活性, 因此产物以B 为主.

(1)

专注考研专业课13

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3. 分离下列混合物:

(1)苯甲醚、苯甲酸和苯酚

(2)丁酸、苯酚、环己酮和丁醚

(3)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酸

【答案】

(1) (3)

(2)

(3)

4.

试解释为什么呋喃能与顺丁烯二酸酐进行双烯合成反应, 而噻吩及吡咯则不能?

【答案】五元杂环的芳香性大小是:苯>噻吩>吡咯 >呋喃.

由于杂原子的电负性不同, 呋喃分子中氧原子的电负性

()

较大,

电子共轭减弱, 而显现出

共轭二烯的性质, 易发生双烯合成反应

, 而噻吩和吡咯中由于硫和氮原子的电负性较小(分别为和3) , 芳香性较强, 是闭合共轭体系, 难显现共轭二烯的性质, 不能发生双烯合成反应.

5. 比较下列各组亲核试剂在质子溶液中与碘乙烷反应的速率.

(1)

(2)

(3)

(4)

(5)

【答案】(1)当亲核试剂的亲核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原子时, 原子的原子序数越大, 其电负性越强, 则给电子的能力越弱, 即亲核性越弱. 所以此组亲核试剂与碘乙烷的反应速率为:

(2)亲核试剂的空间位阻越大, 反应越慢. 所以此组亲核试剂与碘乙烷的反应速率为:

(3)当亲核试剂的亲核原子相同时, 在极性质子溶剂(如水、醇、酸等) 中, 试剂的碱性越强其亲核性越强. 所以此组亲核试剂与碘乙烷的反应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