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646建筑设计原理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答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适用”是首要的要求,因为归根到底,那是建造房屋最主要的目的。“经济”它是一个以最少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为最大多人取得最大限度的“适用”的问题。三者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和互相联系。而且视建筑性质、建筑环境、地方特色、审美要求及投资标准而定,绝不能过分的强调某一方面,使三者关系失调。
2. 分隔性空间组合中内廊式、外廊式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内廊的优点在于:在交通上能够满足各个房间的人行系统要求。缺点在于:通风照明系统不足。
外廊的优点在于:能够满足通风照明的需求。缺点在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大,过于依靠外界环境。
3. 功能分区的首要目的和原理是什么?
【答案】满足各功能的相互独立使用;适当的建立联系;便于管理;方便人流的引导。
4. 常见的划分空间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1)空间组合中界面的围透,是空透还是封闭一些,两者的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需要依据设计意图而定;
(2)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应根据设计的意图,采用如半隔墙,空花墙,博古架,落地罩或家俱组合等方法,以取得空间之间既分又合,隔而不死的效果;
(3)在公共建筑空间组合中,还应对人流的导向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5. 简述建筑的空间与技术是对立统一。
【答案】(1)建筑技术水平对建筑的空间形状是有很大的约束力。
(2)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又给空间形式的创新提供各种可能性。
6. 简述集中空调系统优缺点。
【答案】(1)优点:具有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风速较低和容易消声的优点。
(2)缺点:机房大,风道粗,层高大等弊端,对高层建筑颇为不利。
7. 解决眩光问题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1)加大灯具保护角,控制光源不外露(光源与人眼处于0~30°时眩光最强烈);
(2)还可以采取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选用间接照明或浸射照明等减弱眩光的措施
8. “韵律”按其形式特点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连续的韵律、渐变的韵律、起伏的韵律、交错的韵律
(1)连续的韵律:其构图手法系强调运用一种和几种组成要素使以冷暖和重复出现产生的韵律感。
(2)渐变的韵律:此种韵律构图的特点使常将某些组成要素如体量的大小高低色调的冷暖浓淡, 质感的粗细轻重等做有规律的增强与减弱, 以造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
(3)起伏的韵律:该手法虽然也是将某些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变化所形成的韵律感, 但是它与渐变的韵律有所不同而是在体形处理中, 更加强调某些因素的变化使体形组合或细部处理高低错落。
(4)交错的韵律:系在建筑体形构图中运用各种造型因素,有体量的大小,空间的虚实,细部的梳密等,做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错的处理形成一种丰富的韵律感。
9.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答案】设计结合校园环境,以大尺度的方形院落将主体建筑及保留大树围建其中。在尊重校园空间秩序的同时,力求围合出宁静悠远的书院意境。
建筑语言质朴简约,利用空间、环境、结构、及光影的独特处理,强化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当代审美与传统意境的融汇,进而传递出该学院应有的文学艺术气质及建筑物主人超然的职业情愫。
院中主体建筑首层架空,近千平方米的人工水体贯穿其下,既沟通了南北庭院,也为整座建筑带来了些许灵动和生机。
10.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答案】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应从以下几点考虑整体布局:
(1)建筑群的使用性质
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2)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
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3)辅助手段
运用绿化、雕塑、装饰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空间环境的艺趣,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
11.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案】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
12.评价建筑设计是否经济应考虑的方面有哪些?
【答案】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类型、装修构造、维修管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