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哪一个? 为什么?

【答案】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他更关心劳动的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AP L )和边际产量(MP L )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就平均产量AP L 和边际产量MP L 来说,当MP L >APL 时,AP L 曲线是上升的; 当MP L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一般来说,平均产量可以衡量劳动生产率,当企业主发现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就不会再雇用更多工人。企业在决定工人的雇用时,总是将工人的边际产量和工人的边际成本进行比较,边际产量大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会选择雇用工人。所以,企业主在雇用工人时更关注边际产量。

2. 试说明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的关系。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化与规模收益具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产量范围内,规模扩人常常带来规模报酬递增。在递增到一定点后,会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内保持不变,然后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递减。当规模报酬处于递增阶段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必然会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显示出规模经济。根据同样原因,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平均成本不变; 当规模报酬递减时,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显示为规模不经济。

3. 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试说明:

(1)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最大数量的y ;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边际转换率递增;

(5)点(x=6, y=3)的性质。

【答案】(1)由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可知,当x=0时,y=5; 当Y=0时,x=10。因此,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Yy 分别为10和5。

(2)由于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为:

故知该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导数为:

即负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有较小的负数减少到较大的负数; 这意味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变得越来越陡峭,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根据定义,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

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故其绝对值是递增的。故边际转换率递增。

(5)当x=6时,根据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有y=4。因此,点(x=6,y=4)是生产可

,即可知点(x=6,y=3)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能性曲线上的一点。比较该点与点(x=6,y=3)

内,显然该点还没有达到其可能有的最大产出,故该点属于“生产无效率点”。

4. 假如一个经济原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那么: (l )在商品X 的市场上,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

(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

【答案】(1)如果商品X 的市场供给S X 增加,则其价格P X 下降,需求量Q X 增加。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商品X 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会对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产生影响。由于商品x 的价格下降, 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

(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进而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及数量的上升。同时,它又导致商品X 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进而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 的替代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品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

(3)由于以上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 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商品X 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包括商品X 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到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达到一般均衡状态。

二、论述题

5. 什么是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寻租在我国经济领域有哪些表现? 如何治理?

【答案】(1)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由于厂商的生产规模在短期不能变动,其固定生产要素对厂商来说就是固定供给的:它不能从现有的用途中退出而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中去,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充。这此要素的服务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租金,通常被称为“准租金”。

(2)经济租金是指从要素的所有收入中减去那部分不会影响要素总供给的要素收入的一部分要素收入,它类似于生产者剩余,等于要素收入和其机会成本之差。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或价格)的一个部分,该部分并非为获得该要素于当前使用中所必须,它代表着要素收入中超过其在其他场所所可能得到的收入部分。

(3)寻租指的是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垄断厂商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为此垄断厂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或者雇用律师向政府官员游说等。当然,广义的寻租指的不仅仅是垄断厂商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计划”的退出与“市场”的进入是不可能完全同步的,因此会出现“制度真空”地带,这就为寻租活动提供了温床。我国经济领域里常见的寻租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权力寻租,表现在一些政府机关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手中权力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不轨活动;

②金融寻租,表现在一些金融部门主管干部和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和职务的方便谋求不当经济利益的不轨活动;

③企业或行业寻租,表现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主管干部和管理人员,趁国家法律和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之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职务上的便利,大肆挥霍和攫取国家资财,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一此有关国计民生的要害部门和行业,凭借特权和垄断地位创租,公然吃、拿、卡、要,索取贿赂,这也构成了企业或行业寻租。

(4)治理我国经济领域里的寻租活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制度建设,即建立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比如分权以及反垄断,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让寻租者钻不了制度的空子,从而堵住寻租尤其是权力寻租的口子,这是阻止寻租活动的根本保障; 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提高政府官员和公务员以及国企管理人员的收入,以期达到高薪养廉的目的; 三是加大对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