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13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预测

【答案】预测是指对尚未发生、日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预测存在不同类型,按照预测的时间尺度和期限不同,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按照预测的功能不同,大致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规范性预测、综合预测; 按照具体计算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2. 正式议程

【答案】正式议程又称政府议程,是指某些社会问题己经引起决策者的深切关注,感到有必要对之采取一定的行动,并把这些社会问题列入政策范围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政府议程是政府部门按特定程序行动的过程,在程序上表现较为正式和固定,在方法上表现比较严谨和精确,在内容上表现较为具体和集中。

3. 行动理论

【答案】行动理论学派强调政策执行是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政策执行虽然只是政策过程的环节之一,但就其本身来说,却包含着政策执行者一连串的自觉与不自觉的、偶然的与必然的行动。因此,行动是政策执行的关键,政策执行的研究要以行动过程和行为性质为中心。具体来看,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包括了下列六类行动:①权威性行动; ②目的性行动; ③组织性行动; ④公益性行动; ⑤持续性行动; ⑥创造性行动。

4. 赖因和拉宾诺维茨的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答案】赖因和拉宾诺维茨的政策执行循环模型是指政策执行是介于政策意向与行动之间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由三个不同的阶段构成:①拟定纲领阶段。将立法机关的意图转化为行政机关执行政策的规范和纲领。②分配资源阶段。将政策执行所需要的资源公平、公正地分配给执行者。③监督执行阶段。对政策执行过程与成果加以评估,确认执行者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监督过程包括监督、审计与评估三种形式。在每一阶段,必须遵守三条统一的原则:合法原则、理性原则和共识原则。

该模型的贡献包括:①对政策执行系统的内在关系做了较深刻的剖析说明。即政策执行的主要功能是资源分配,为了保证公正和公平,不仅决策者要拟定明确的纲领目标,而且监督者也应遵循合法、合理、共识的原则。②说明了政策环境对政策执行所产生的重要基础性影响。③强调了政策执行过程重复循环的价值。不过,该理论抹杀了政策目标群体的存在,是不恰当的。

5. 政策目标

【答案】政策目标是指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目标涉及“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不同政策目标的澄清和认定是分析者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基本的政策目标包括增长、效率、稳定和公平。

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务,是要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界定了政策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目标,因为问题中确认的东西还太抽象,往往抓不住要害。所以必须要求目标明确,具体落实。围绕问题,开始设定的目标往往笼统,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总目标分解成更低层次的子目标; 二是量化,给目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这样使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等,可以分析得较为清楚。

二、简答题

6. 简述零基预算的特征

【答案】(1)零基顶算的含义

零基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新财政年度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而不考虑上一财政年度各项支出基数的一种预算编制。零基预算意味着各机关应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亦应提升计划削减或裁并的可能性。零基预算与设计计划预算的最大差别在十前者重视计划的削减,后者则强调计划的发展。

(2)零基预算的特征

①拟由预算的分配来评核政府方案的政治可预测性与行政效能是推行零基预算制度的前提。 ②现有的计划和活动不是自动地预算拨付,而是由行政主管合理说明其继续存在而成为年度预算循环部分的理由。

③每种政府计划和活动应在新的会计年度归整于零,重新开始。

④重视计划的削减,要求各机关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应提升计划削减或裁并的可能性。

(3)零基预算的优点

①以零为预算编制基础,不受往年预算金额的拘束,对新旧计划均须考虑,可避免传统预算累积加成与持续膨胀的弊端。

②一律以决策包的效益评估为基础,删除效益较低的计划,可使国家资源予以合理的配置。 ③承袭设计计划预算之精神,仍有长程规划与整体资源合理配置的优点,但因以决策包取代设计计划预算制度的计划策定,利用主管人员的专门知识与经验弥补系统分析人才之不足,且决策包由基层人员拟定,符合下情上达、注重基层沟通的民主精神。

④新旧计划均以同一基础评估,对新计划有激励作用,对无效率的旧计划予以删除,具有兴利除害、提高行政效率的效用。

⑤决策方案优先顺序的排列与分级,有助于预算分配的弹性,在预算执行期间如有新业务或应删除计划,亦以相同的步骤评估,不至于形成累计庞大会计剩余与不足的问题。

7. 何谓顾客导向? 它对公共管理形态有什么影响?

【答案】(1)顾客导向的含义

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具体而言,顾客导向的意涵为:

①实行“站在顾客立场上思考”。组织所关心的是顾客,而非组织,重视问题而非产出。 ②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组织真正的资产不在收支平衡或盈利的增加,而是顾客。当组织失去顾客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其他资产。

③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顾客的满意就是组织的目标,工作的重点在于达成顾客的合理期待和愿望。

④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针对顾客的需要,设计、提供理想的产品或服务,加强与顾客的直接互动,了解顾客的期望,并将此信息作为改进工作和管理的方向。

(2)顾客导向对公共管理形态产生的影响

顾客导向的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上的公共组织管理,它意味着公共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顾客导向对公共管理形态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决定施政目标的标准由专家决定,转变为对公民所需的考虑,即以人民的需要和价值作为组织行动的指导,使公共资源的投人与执行政策的过程,均能达到顾客期望的结果。

②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效率标准,转变为对服务质量以及民众评价的重视。

,的评估与改进,即从消极的控制转变为积极的服务。 ③从依法行政转变为“产品质量,

④管理理念由控制员工转化为获取员工的认同。

⑤从对特定“功能”、“权威”及“结构”的服从,转变为对“使命”、“服务”、“顾客”以及成果的高度认同。

⑥责任由法规强制,转变为公务人员自主性的建立与认同。

,转变为对问题彻底理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⑦由一味地遵循“法规”、“程序”

⑧从一条鞭式的管理,转变为寻求民众的支持与认同。

8. 非营利组织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非营利组织是指设立的目的不在于获取利润,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自愿人员组成的,实现自我管理的,具有独立、公共和民间性质的组织或团体。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主要功能有:

(1)发展公共政策

非营利组织在直接参与社会事物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发现许多公共问题,同时,非营利组织通过广泛运用影响力,如提供信息、陈述情愿、参与诉讼、直接代表,影响大众传媒和政府决策等。对于长期的政策,通过持续的分析研究,为政府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建议。

(2)监督市场

在政府无法充分发挥功能的领域,非营利组织可以扮演市场超然的监督者的角色,如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许多方面,非营利组织可以直接提供选择方案,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