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718史论之外国美术简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梵高

【答案】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后印象主义的先驱。梵高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之后,画风巨变,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他对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

2. 至上主义

【答案】至卜主义是指认为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感觉的艺术流派。19151922年出现于俄国画坛的纯几何抽象主义。它的创始人马列维奇解释:至上主义就是在绘画中纯粹的感觉和感情至高无上的意思。至上主义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使用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图案或单纯的黑、白色彩作为“新象征符号”,传达心中超越自然事物的纯粹感觉。

3. 高更

【答案】保罗·高更,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吸收了东方绘画、黑人雕刻、中世纪宗教艺术和民间版画的一些手法,创造了一种有内在力量的装饰性画风。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代表作品有《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 我们到哪里去? 》、《讲道以后的幻景》等。

4. 罗丹

【答案】奥占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代表作品有《思想者》、《加莱义民》、《青铜时代》、《手》等。

5. 巴比松画派

【答案】巴比松画派是一群喜爱风景画的艺术家,聚集于法国巴比松城镇来从事绘画工作的总称。19世纪30~70年代,以卢梭为首的一批画家聚集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专门从事风景画创作,被称为巴比松画派。该画派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

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解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代表画家有米勒、卢梭、柯罗和杜比尼等。

6. 古风的微笑

【答案】“古风的微笑”是指古希腊人体雕刻建筑的脸上千篇一律的笑容。它开始出现于古风时期,当时出现了大型圆雕和建筑装饰雕刻,但雕像仍多处于正面的呆板、僵硬阶段,显然还受埃及程式化的影响,但又小及埃及雕刻成熟。人物直立像一根柱子。女性的衣纹刻成一根根平行线,为追求生动的表情,人物脸部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的表情,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饰性的特点。

7. 丢勒

【答案】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油画家、版画家、雕塑家及艺术理论家。他继承了德国民族美术的传统,又广泛接触过南、北欧的进步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作品中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即使在宗教画中也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塑造了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丢勒还用版画反映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在欧洲,他是最早表现农民和下层人民生活的画家之一。也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主要作品有《启示录》、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等。

8. 哥特式

【答案】哥特式是指12世纪到15世纪之间流行于意大利的艺术风格。哥特式艺术起源于法国,开始于建筑领域,而后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纵观整个哥特式艺术,它的发展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的。这一艺术风格对意大利后期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9. 奇马布埃

【答案】奇马布埃是13世纪后半期首先进行风格革新的意大利画家,他的艺术承袭中世纪拜占庭风格而又有所创新,与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13世纪后半期的蓬勃发展相呼应,传述可新时代的信息。现存主要作品为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藏的祭坛画《圣特立尼塔的圣母像》。

10.佛兰德斯艺术

【答案】佛兰德斯画派是17世纪佛兰德斯的错综复杂的艺术因素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形式。这个画派的服务对象是教会和贵族,运用艺术形象为他们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并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和娱乐享受。弗兰德斯画派的艺术风格保留了尼德兰民族艺术的本色,又广泛吸收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艺术成就,还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巴洛克艺术、学院主义和卡拉瓦乔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巴洛克艺术,己经成为弗兰德斯画派的主流风格。代表画家有彼得·勃鲁盖尔、鲁本斯、凡·爱克。

二、简答题

11.简述巴洛克建筑。

【答案】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巴洛克风格表现在造型艺术的所有方面,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宫廷贵族,讲求富贵与豪华,强调感官享受,具体到建筑上的特征是:

(1)强调实体与空间的运动感,一改文艺复兴建筑简练庄重的水平线造型,大量采用曲线与曲面,构造丰富多变。

(2)大量使用贵重材料,充满装饰,极力炫耀财富。

(3)将建筑与雕刻、绘画结合起来,通过富丽的装饰、大面积的壁画、动势强烈的雕像和绚烂的色彩来营造一种舞台般的幻觉效果。

(4)追求新奇,巴洛克建筑风格独特,追求新颖。

(5)趋向自然,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重感,刚劲有力,充满欢乐和兴致勃勃的气氛。

12.简述色彩与素描之争。

【答案】色彩与素描之争发生在17世纪末的法国,从皇家美术学院内部开始,结果影响到整个18世纪的画坛风

(1)争论双方论争双方的领袖一边是路易十四的首席宫廷画师勒布伦,一边是他的继任者米尼亚尔。勒布伦推崇法国古典主义大师普桑,认为“启迪心灵的素描高于刺激感官的色彩”,米尼亚尔则标榜佛兰德斯巴洛克巨匠鲁本斯,主张“能够强烈表达人的感觉的色彩比素描更忠实于自然”。

(2)争论结果

勒布伦去世后,鲁本斯派占了压倒性优势,鲁本斯以及威尼斯派色彩大师提香、委罗内塞等成为法国画家争相追摹的对象。

(3)争论意义

色彩与素描之争不仅使得艺术家们更深入得了解两者的特色与区别,也为法国画坛一代新风——罗可可绘画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13.老彼得·勃鲁盖尔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答案】老彼得·勃鲁盖尔,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新博斯”主要作品有《通天塔》《雪中猎人》《农民的婚礼》《绞刑架下的舞蹈》等。其艺术风格是

(1)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擅长塑造农民形象,如《农民舞蹈》《农民婚礼》。

(2)他的风景画展现了尼德兰农村景色和生动的动人写照。

(3)古怪的画意标志着他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对农民的生活怀有深切的同情,在欧洲画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