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血小板输注无效最常见的原因是()。 HLA同种免疫。 发热反应。 受血者年龄大于60岁。 受血者年龄小于6岁。 血小板自身抗体。
患者女性,56岁,因“持续发热1个月”来诊。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3级。若发现患者瓣膜赘生物,血培养提示为抗二甲氧基苯青霉素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则首选的抗菌药物为()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美罗培南。 青霉素。
患者男性,60岁,农民。头晕,乏力3个月,加重1个月,伴有恶心,呕吐来诊。患者5年前曾有双侧腰部疼痛病史,未进行治疗。查体:体温37.6℃,心率80次/,血压170/100mmHg(1mmHg=0.133kPa)。口唇和球结膜苍白,眼睑水肿,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右肾区轻度叩击痛,双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
下列哪几项检查能够直接辅助判断两侧肾功能情况()【提示】首先对患者进行双侧逆行输尿管插管,术中导管进入20cm时受阻,不能置人到肾盂,无奈选择了双侧肾盂穿刺造瘘术,以引流肾盂缓解梗阻。 肾盂压力测定。 肾盂尿的渗透压。 肾盂尿的pH值。 肾盂尿的引流量。 顺行尿路造影。 泌尿系CT平扫。 MRU。 肾脏核素扫描。 肾动脉造影。
关于全血输血的危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全血由于保存损伤,所以各种血液成分的功能降低或消失。 B.全血中的血浆可引起受血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全血中的粒细胞是传播病毒的主要成分。 D.全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可引起受血者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 E.保存期的全血,钠、钾、氨、乳酸等成分含量高,增加患者代谢负担。
TT检测是向受检血浆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观察血浆凝固时间() 组织凝血活酶。 部分凝血活酶。 凝血酶。 白陶土。 钙离子。
患者女性,56岁,因“持续发热1个月”来诊。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高血压病3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一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