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桩时桩的入土深度和压力表数值是判断桩的()的依据,也是指导压桩施工的一项重要参数。 A、质量和承载力。 B、标高和承载力。 C、质量和标高。 D、标高和贯入度。
在坚硬砂土、碎石土及有硬夹层的土层中,由于容易损坏桩尖,不宜采用()。 A、冲击钻成孔灌注桩。 B、锤击沉管灌注桩。 C、回转钻成孔灌注桩。 D、振动沉管灌注桩。
桩的人土深度的控制,对于端承桩是以()。 A、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 B、贯入度为主,标高作为参考。 C、垂直度为主,标高作为参考。 D、标高为主,垂直度为作参考。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mm。 A、300。 B、400。 C、500。 D、600。
对钢筋工程的施工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钢筋网的中间部分交叉点不可相隔交错扎牢,以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B、在同一根纵向受力钢筋上可以设置两个以上接头。 C、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 D、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钢筋,一定要固定牢靠,位置准确,以免造成柱体荷载加大。 E、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40mm。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空心小砌块砌体,应用()混凝土灌实砌体的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