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国家空间科学中心863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

进程与进程

处理机与设备

处理机与通道

设备与设备 A. B. C. D.

【答案】D

【解析】单处理机即只有一个处理机(此处不包含多核的情况),某时刻处理机只能执行一个进程,所以进程与进程之间不能并行执行。处理机、通道、设备都能并行执行,比如同时打印(设备)、计算(处理机)、传输数据(通道控制内存与外存间数据交换)。

换个角度来想,进程的执行必须要依赖处理机,而一个处理机同时只能处理一个进程,所以单处理机系统中进程就不可以并行;而其他选项依赖的是不同部件,因此可以并行。

明确一个概念,即使是采用了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系统,只要是单处理机,进程就不可以并行,而只是并发。因此如果题目改成“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单处理机系统”,答案依然不变。

2. 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当发生某一事件,将其挂在( )。

A. 等待队列

B. 运行队列

C. 就绪队列

D. 任意一个队列

【答案】A

【解析】只有在分时系统时间片完时,进程由运行转为就绪状态。一般来说,有事件发生时,进程会被挂在等待队列。

3.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CPU , 减少CPU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在单道程序中,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多道程序的引入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CPU 。

4. 两个旅行社甲和乙为旅客到某航空公司订飞机票,形成互斥的资源是( )。

A. 飞机票

B. 旅行社

C. 航空公司

D. 旅行社和航空公司

【答案】A

【解析】一张飞机票不能同时售给两个旅行社和客户,因此是互斥资源。

5.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

A. 方便用户

B. 提高内存利用率

C. 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 増加内存实际容量

【答案】C

【解析】存储管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方便用户,二是提高内存利用率。

6. CTU 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

A. 并行技术

B. 通道技术

C. 缓冲技术

D. 虚存技术

【答案】C

7.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对换和覆盖,目的是( )。

A. 物理上扩充

B. 实现主存共享

C. 节省存储空间

D. 提高CPU 利用率

【答案】D

【解析】对换和覆盖是在逻辑上扩充内存的方法,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和有效利用内存的

问题。所以它不是物理上扩充,与实现主存共享无关,不能节省存储空间,最终目的是提高CPU 利用率。

8. 操作系统实现( )存储管理的代价最小。

A. 分区

B. 分页

C. 分段

D. 段页

【答案】A

【解析】实现分页、分段和段页式存储管理都需要特殊的硬件的支持,因而代价比较高。分区存储管理是满足多道程序运行的最简单的存储管理方案,这种管理方法特别适用于小型机、微型机上的多道程序系统。

9. 原语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调用命令,它的特点是( )。

A. 执行时不可中断

B. 自己调用自己

C. 可被外层调用

D. 功能强

【答案】A

【解析】原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器指令级的,其特点是执行期间不允许中断;另一类是功能级的,其特点是作为原语的程序段不允许并发执行。两类原语在执行时都不可中断。

10.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 )。

A. 命令解释程序

B. 缺页处理程序

C. 进程调度程序

D. 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答案】A

【解析】CPU 状态分为管态和目态,管态又称为特权状态、系统态或核心态。通常,操作系统在管态下运行。CPU 在管态下可以执行指令系统的全集。目态又称为常态或用户态,当机器处于目态时,程序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用户程序只能在目态下运行。

CPU 将指令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对于那些危险的指令,只允许操作系统及其相关模块使用,普通的应用程序不能使用。

缺页处理与时钟中断都属于中断处理程序,处理不当会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只能在系统态执行。进程调度属于系统的一部分,也只能在系统态执行。命令解释程序属于命令接口,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所使用的接口,因此可以用在用户态执行。因此选A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