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712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理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4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形态

【答案】新闻形态可以从新闻的历史形态和新闻的过程形态两方面认识。

①新闻的历史形态,是从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向度上,考察新闻作为一种意识形式与人类其他意识形式的关系。新闻的历史形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与其他信息不分的混沌形态; 与其他信息分离的独立形态; 与其他信息共存的统一形态。

②新闻的过程形态,就是在具体的新闻传收过程中,考察新闻事实信息的形态演变。新闻的过程形态包括三种形态:a. 新闻的本源态。关于新闻的本源问题主要有事实论和信息论两种解释。从本质上看,事实论与信息论是统一的; 综合来看,新闻的本源态可以归结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即新闻的本源是事实。b. 新闻的传播态。传播形态的新闻,是对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的再现,是对新闻事实信息的人工记录和陈述,是本源态新闻经过传播者编码化、符号化的精神产物。c. 新闻的收受态。收受形态的新闻,是指经过新闻收受者接收、解读、理解“消化”后的新闻。

2. 具体真实

【答案】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作的真实的反映,是指一种单一的、个别的新闻真实。“具体真实”是在反映客观事物处于运动的特殊状态之下一一相对静止意义上的真实。正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静止的属性,客观事物之间才有了区别和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这种具体形态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真实的客观事实。具体真实,也有人称之为个别真实、个体真实、微观真实或单个真实,是相对整体真实而言,二者共同构成了新闻真实的实际系统。新闻的“总体真实”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是指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

3. 新闻诽谤

【答案】美国法律研究会编辑的《法律的重述》所下的定义为:“无确凿的证据而散布他人不真实的事实并损害他人的名誉”; “传播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使其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或有碍其与第三人的往来。”诽谤罪的确认,在西方国家一般有四个条件:①特定的对象,可以让他人确认的对象,不是泛指; ②歪曲、夸大、捏造事实; ③必须含有恶意; ④公开传播,造成对象的名誉损害。在中国,诽谤罪称作新闻侵权,又称作侵害名誉罪。判定的主要标准有两条:①报道是否真实; ②

第 1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