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编辑
【答案】编辑是指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编辑一词在现代己发展为多义词,一般指专业性的工作,如出版社的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整理等; 非出版机构中,文献资料的整理,编撰工作通报、专业刊物等,也是编辑的工作。通常编辑可分为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及电子出版物编辑等。根据1986年3月30日颁布的中国《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编辑职务(含美术编辑)设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4种,其中的编辑为中级职务。其他国家的出版机构中,编辑人员粗分为高级编辑、文字编辑及技术编辑。
2. 稿件失实
【答案】稿件失实是指新闻稿件所写的内容不真实,即新闻所反映的客体缺乏客观根据,具有主观成分。新闻内容失实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闻作品中基本事实不真实,即新闻作品中的“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符; 第_种是新闻作品中反映的内容不全面,所反映的内容不是事实的全部。稿件失实的表现形式包括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幻影、假象等。
3. 核对法
【答案】核对法是指新闻编辑借助有关资料,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事实差错的改稿方法。它是新闻编辑修改稿件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编辑在修改稿件时需要针对自己拿不准的问题,找到相关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核对。采用核对法改稿,对所用的资料有以下三点要求:①所用的资料要有权威性; ②所用的资料是最新发布的; ③所用的资料是直接的,而非转抄来的。
4. 组合报道
【答案】组合报道又称整合报道,是指集中一组稿件反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同类情况,或同一主题、不同门类的情况,形成较大的报道规模,以让读者从稿件的整体联系中或对比反差中领略新闻现象背后的实质,揭示现实深层问题的报道方式。组合报道是一种编辑手段,以大力度、广度、立体地呈现新闻。其组合方式主要是体裁的组合、版面语言的结合和声音的结合。其特点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