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闽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这里的适应是( )。
A. 生理适应
B. 心理适应
C. 人际关系适应
D. 环境适应
【答案】B
2.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观
【答案】B
3.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的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所示,直接影响个体所受教育的水平与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是( )。
A. 家庭与父母
B. 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
C. 托儿机构和伙伴关系
D. 历史文化
【答案】B
4. 华生提出“除了极少数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这就是( )。
A.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B. 教育决定论的发展观
C. 遗传决定论的发展观
D. 本能决定论的发展现
【答案】A
5. 世界上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夸美纽斯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D
6.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 )。
A. 服从水平
B. 依从水平
C. 认同水平
D 内化水平
【考点】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
【答案】C
【解析】依从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现象有从众和服从两种表现。服从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接受水平,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在认识、情感上与行为上对规范趋于一致,从而产生自愿对规范的遵从现象。社会规范内化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因此,答案选C 。
7. PQ4R 法包括的环节有( )。
A. 测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
B. 测览、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
C. 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和复习
D. 预习、阅读、提问、思考、复述和复习
【答案】C
8. 在多次遇到众邻居家的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狗的一般体型特征、生活习性、典型行为等。此时儿童关十狗的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
A 图式
B. 命题
C. 表象
D. 产生式
【答案】A
【解析】图式是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做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
9. 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考点】不同气质人的特点。
【答案】D
【解析】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胆汁质的学生行动迅速,强而有力; 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等。多血质的学生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粘液质的学生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 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等。抑郁质的学生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因此,答案选D 。不同人的气质特点是在人格差异与教育这部分的。
10.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
A. 原型定向
C. 操作整合
D. 原型内化
【答案】D
11.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 强调模仿的作用
B. 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C. 强调中介变量的作用
D. 强调强化的作用
【答案】B
12.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是( )。
A. 发现性
B. 接受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