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主管技师)题库>运动学题库

问题:

[单选,B型题] 有步行模式发生器作用的是()

A . 运动神经元池
B . 脊髓
C . 丘脑下步行区
D . 中脑步行诱发区
E . 小脑

患者,女性,24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年余。目前贫血、出血明显加重,脾迅速肿大。护士为其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适当限制活动。 预防各种创伤。 尽量减少肌内注射。 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 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 最早能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酶学检查是() 肌酸磷酸激酶(CPK)。 CPK-MM亚型:MM3/MM1比值。 CPK-MB。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血清肌红蛋白。 女性,26岁,10天来发热,四肢关节酸痛,无皮疹,胸透示两侧少量胸腔积液,体检:体温38.5℃,心率120次/分,两下肺叩诊浊音,呼吸音降低,肝脾未触及,两手掌指关节及膝关节轻度肿胀,Hb100g/L,白细胞3×109/L,血小板50×109/L,尿常规蛋白1g/L。根据以上病史还需作进一步检查,下列检查中,你认为对诊断最为关键的检查是() A.血沉。 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谱检查。 血免疫球蛋白+补体。 关于心绞痛描述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恶化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与之对应的导联则ST段可压低。 B.卧位型心绞痛发于休息或熟睡时,不易为硝酸甘油所缓解。 C.变异型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病人迟早会发生心肌梗死。 D.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疼痛,历时较长,但无心肌梗死的客观证据,常为心肌梗死的前奏。 E.梗死后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一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 患者,女性,24岁,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年余。近日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至<20×109/L,立即住院接受治疗。今日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继之昏迷,诊断为颅内出血。护士提供的护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平卧位、高流量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禁用脱水剂。 头部置冰袋或冰帽。 有步行模式发生器作用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