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疆大学软件学院838数据结构与软件工程之软件工程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瀑布模型的问题是( )。

A. 用户容易参与开发

B. 缺乏灵活性

C. 用户与开发者易沟通

D. 适用可变需求

【答案】B

【解析】瀑布模型很难适应需求可变、模糊不定的软件系统的开发,而且在开发过程中,用户很难参与进去,只有到开发结束才能看到整个软件系统。它是线性的开发过程,缺乏灵活性,不适应实际的开发过程。

2. 软件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 )。

A. 算法设计

B. 功能设计

C. 调用关系设计

D. 输入/输出设计

【答案】A

【解析】从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观点来看,在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之前,需要对所采用算法的逻辑关系 进行分析,设计出全部必要的过程细节,并给予清晰的表达。详细设计的任务就是决定各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精确地表达这些算法。

3. 软件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软件特性,通常用它来衡量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软件完成( )的能力。

A. 需求分析

B. 规定功能

C. 概要设计

D. 软件测试

【答案】B

【解析】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完成所指定功能的概率。软件的可靠性包括正确性和健壮性。

4. 可行性分析中,系统流程图用于描述( )。

A. 当前运行系统

B. 当前逻辑模型

C. 目标系统

D. 新系统

【答案】A

【解析】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应该收集、研究、分析现有系统的文档资料,实地考察现有系统,在考察的基础上,访问有关人员,然后描绘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与有关人员一起审查该系统流程图是否正确。这个系统流程图反映了现有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处理流程。

5. 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 书写软件文档

B. 软件维护

C. 稳定性测试

D. 书写详细用户说明

【答案】B

【解析】软件维护需要的工作量非常大,虽然在不同应用领域维护成本差别很大,但是,平均来说,大型软件的维护成本高达开发成本的四倍左右,目前国外许多软件开发组织把60%以上的人力用于维护已有的软件,而且随着软件数量增多和使用寿命延长,这个百分比还在持续上升。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元测试是指对源程序中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

B. 集成测试各模块组装起来,检查各个模块是否正确实现规定的功能

C. 确认测试主要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

D. 系统测试是指把己确认的软件与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测试

【答案】B

【解析】集成测试也叫做组装测试。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的、递增的测试。集成测试是检验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逐步集成为符合概要设计要求的程序部件或整个系统。

7. 指出PDL 是下列( )语言。

A.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 伪码

C. 中级程序设计语言

D. 低级程序设计语言

【答案】B

【解析】PDL 是一种伪码,它的总体结构与一般程序完全不同。外语法同相应程序语言一致,内语法使用自然语言,易编写,易理解,也容易转换成源程序。

8. 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用( )表示。

A. —般-特殊结构

B. 整体-部分结构

C. 实例连接

D. 消息连接

【答案】D

【解析】一般一特殊结构使特殊类通过继承而拥有一般类的特征;整体一部分结构可以清晰地表达事物之间的组成情况;实例关系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静态联系;消息连接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9. 分析对象的状态并画出状态转换图,目的是( )。

A.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行为

B.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状态

C.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方法

D.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定义

【答案】A

【解析】状态装换图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

10.集成测试时,能较早发现高层模块接口错误的测试方法为( )。

A. 自顶向下渐增式测试

B. 自底向上渐増式测试

C. 非渐增式测试

D. 系统测试

【答案】A

【解析】自顶向下渐増式测试的优点如下:

a. 能较早地发现高层模块接口、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b. 初期的程序概貌可让人们较早地看到程序的主功能,增强开发人员的信心。

二、填空题

11.用等价类划分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为_____、_____。

【答案】划分等价类;确定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