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820计算机专业基础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进程的目标代码在虚拟存储器中不考虑_____和_____, 只规定_____。

【答案】物理存储器大小;信息存放的实际位置;每个进程中相互关联的信息的相对位置。

【解析】在虚拟存储器中,由于具备了对换性,可以允许作业在其运行过程中换出、换入,也就是说,在进程运行时,需要实际调用时才将需要的那部分作业换进内存中。同时虚拟存储器还具备了虚拟性,在逻辑上扩充了内存容量。作业还可以离散分布于非连续的不同页面,这样就可以不考虑物理存储器大小和实际存放位置。但进程间的相互关联必须规定好,否则无法得到完整的进程目标代码。

2. 操作系统设计目标为可靠性、高效性、易维护性、易移植性、_____和_____。

【答案】安全性,简明性

3. CPU scheduling is the task of selecting a waiting process from the_____queue and allocating the CPU to it.First-come-First-served(FCFS )scheduling is the simplest scheduling

algorithm._____scheduling is provably optimal, providing the shortest average waiting time.

【答案】ready :ShortestProcessFirst

【解析】考查CTU 调度的原理及SPF 调度算法的特点。CPU 调度即是从就绪队列中选择进程并将处理机交给此进程,先到先执行的调度算法是最简单的调度算法,而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可以使进程的平均等待时间最短。

4. 按设备使用可共享性分类,可将设备分为独占设备,共享设备和_____设备。

【答案】虚拟

二、选择题

5. 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

A. 字符

B. 数据项

C. 记录

D. 文件

【答案】C

【解析】由相关联记录组成的文件中的基本信息单位是记录。记录是由多个字节组成的具有

特定意义的信息单位。记录式文件主要用于信息管理。

6. 在段式存储管理中,一个段是一个( )区域。

A. 定长的连续

B. 不定长的连续

C. 定长的不连续

D. 不定长的不连续

【答案】B

【解析】段是一个逻辑的概念,物理上可以是不连续的。

7. 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能够减少对CPU 的( )次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A. 中断

B. 访问

C. 控制

D. 依赖

【答案】A

【解析】缓冲引入的原因包括:(1)缓和CTU 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 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TU 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8. 在设备管理中,用来实现设备分配的四个数据结构中,每个设备一张,描述设备特性和状态,反映设备的特性、设备和控制器的连接情况的数据结构是( )。

A. 设备控制表(DCT )

B. 系统设备表(SDT )

C. 控制器控制表(COCT )

D. 通道控制表(CHCT )

E. 设备

【答案】A

9. 设主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当有一个进程需申请45KB 的存储区时,若采用最佳适应法,贝U 所分到的分区首地址为( )。

A.100KB

B.190KB

C.330KB

D.410KB

【答案】C

【解析】按照最佳适应法的要求,第三块(大小60KB )区域是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

三、分析计算题

10.为什么要引入读一拷贝一修改锁(Rcu )? 它对读者和写者分别有何影响?

【答案】(1)RCU 的引入

读写自旋锁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读,但只要有一个写进程在写,便禁止所有读进程去读,使读者进入阻塞状态。如果写的时间非常长,将严重影响到多个读进程的工作。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改变写进程对文件(共享数据结构)进行修改(写)的方式。此即,当某写进程要往某文件中写入数据时,它先读该文件,将文件的内容拷贝到一个副本上,以后只对副本上的内容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在适当时候再将修改完后的文件全部写回去。

(2)对读者和写者的影响

①读者不会被阻塞。读者在访问被RCU 保护的共享数据时不会被阻塞。这一方面极大地提高

了读进程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使读者所在的CPU 不会发生上下文切换,减少了处理机的开销。

②无需为共享文件(数据)设置同步机构。在采用该机制时,允许多个读者和一个或多个写者同时访问被保护的数据,无需为共享数据设置同步机构,因而读者没有什么同步开销,也不需要考虑死锁等问题。但是写者的同步开销却比较大,需要复制被修改的数据结构,延迟数据结构的释放,还必须使用某种锁机制,与其它写者的修改操作同步并行。尽管RCU 锁对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RCU 并不能完全替代读写自旋锁。如果读操作较多,而写操作很少,用RCU 的确是利大于弊;反之,如果写比较多,对读者的性能提高可能不足以弥补给写者带来的损失,此时还是应当采用读写自旋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