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04马克思主义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生产关系结构中,决定生产关系本质的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 交换关系

C. 分配关系

D. 消费关系

【答案】A

【解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与历史上依次经历的五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相适应,有五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类型,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性质; 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中,由于具体形式不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也有不同特点。

2. 劳动过程是( )。

A. 人与自然的事物变换过程

B.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 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过程

D. 自然与社会之问的相互影响过程

【答案】A

【解析】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即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它是劳动的一般性质与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

3.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 )。

A. 能动性

B. 客观实在性

C. 时间和空间

D. 运动

【答案】B

【解析】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

4. 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

A. 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

B. 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

C. 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

D. 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

【答案】C

【解析】社会意识根据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哲学、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经济等,它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具有阶级性; ②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包括自然科、思维科学以及一些社会科学,它不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它是以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形式,不具有阶级性。

5.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 )。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绝对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 但“动中有静”,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静中有动”。所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

6. 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

A. 只能有一种认识

B. 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C. 正确认识只能一次获得

D. 正确的认识只能用一种方法获得

【答案】B

【解析】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而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实际状况又总是唯一的。因此,坚持客观真理论,必然坚持真理一元论。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 唯物主义

B. 辩证法

C. 可知论

D. 认识论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8.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

A. 就是单纯的量变

B. 表现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C. 就是根本质变

D. 量变也就是质变,质变也就是量变

【答案】B

【解析】量变具有复杂性,这体现在在量变的过程中包含着质变,即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有两种情况:一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次要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这可以叫做阶段性质变; 二是就全局来说事物性质围边而其中的局部发生了性质变化,这可以叫做局部性部分质变。

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

A. 它的存在性

B. 它的物质性

C. 它的运动性

D. 它的结构性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0.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并且与围湖造田使许多湖泊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 一因多果

B. 一果多因

C. 同因异果

D. 同果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