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811生物学之细胞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周期
【答案】
细胞周期
和间期。
又称细胞分裂周期,是指各细胞的生活周期,即细胞从一次有
期、S
期、期。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一个有序过程。增殖中体细胞其细胞周期可分分裂期
又分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又分
2.
调节型胞吐途径
【答案】
调节型胞吐途径
出细胞的胞吐作用方式。
3.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答案】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是指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地摄取细胞外蛋白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其具有高度特异性,是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其相应的配体特异性的结合来实现的。如细胞摄取胆固醇过程就是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4.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
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
这一学说具有化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
合成了
膜中电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5.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酶联受体。通常与酶连接的细胞表面受体又称催化性受体,目前已知的酶联受体都是跨膜蛋白,当胞外信号(配体)与受体结合即激活受体胞内段的酶活性。主要包括①受体酪氨酸激酶;②受体丝氨酸/苏氨酸激酶;③受体酪氨酸磷酸酯酶;④受体鸟苷酸环化酶;⑤酿氨酸蛋白激酶联系的受体。
6. 网格蛋白(clathrin )
【答案】
网格蛋白是指由分子量为
的重链和
第 2 页,共 43 页是指在真核生物的一些特化细胞中,所产生的分泌物储存在分泌泡内,当细胞在受到胞外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并将内含物分泌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
磷酸化的关系。的轻链组成的二聚体,
三个二聚体形成三脚蛋白复合物的包被结构,受膜受体和配体的激活,在膜下形成包被小窝和包被膜泡,参与膜泡运输。
7.
同源异型基因
【答案】同源异型基因是指存在于多种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在体节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
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具有主导性作用。这些基因都含有一个称为同源框的
长的序列,
编码的同源异型结构域形成的螺旋-
转角螺旋结构作为反式作用因子启动特定基因的表达。
8.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答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指当供体发射的荧光与受体发色团分子的吸收光谱重叠,并且两个探针的距离在l0nm 范围以内时,产生的一种能够用于检测活体中生物大分子纳米级距离和纳米级距离变化的有力工具,可用于检测某一细胞中两个蛋白质分子是否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二、填空题
9. 核糖体大小亚单位在细胞内常常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只有当_____与mRNA 结合后,
【答案】小亚基;大亚基
10.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主要分为_____糖基化修饰和_____糖基化修饰,前者是蛋白质上的_____残基与_____直接连接,后者是蛋白质上的_____残基与_____直接连接。
【答案】
半乳糖胺
11.核孔复合体主要有4种结构组分:_____、_____、_____和_____,主要的结构成分是,在进化上具有_____的特点。
【答案】胞质环;核质环;辅; 栓;蛋白质;高度保守
12.蛋白质的糖基化主要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糖基化是指在哺乳
动物的细胞中把乙酰葡萄糖胺分子加到蛋白质的_____上。
【答案】丝氨酸残基的羟基
13.胞质中微管动力蛋白分为两大类分别为:
_____
【答案】驱动蛋白;动力蛋白;正极;负极
14.目前已发现的参与膜泡运输的有被小泡的种类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有被小泡
;
第 3 页,共 43 页_____才与之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连接的
;连接的;天冬酰胺
;乙酰葡萄糖胺;丝氨酸或苏氨酸
;乙酰和
_____驱动蛋白通常朝微管的_____方向运动,动力蛋白朝微管的_____运动。有被小泡
15.根据胞吞泡的大小和胞吞物质,胞吞作用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答案】胞饮作用;吞噬作用
16.细胞生物学是以_____为研究对象,此对象的生物学特征是_____,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发育的基本单位,各种复杂生命活动现象的表现形式。
【答案】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7.根据行使功能的不同,细胞连接可分为三大类:_____; _____; _____。
【答案】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18.由紧密连接的嵴线中分离出的两类蛋白分别是_____和_____。
【答案】封闭蛋白
;
三、简答题
19.举例说明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1)保证个体正常发育,自稳态的维持,免疫耐受的形成,肿瘤监控。
(2)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清除体内多余、受损或危险的细胞而不对周围的细胞或组织产生损害。如:神经元细胞数量的调节、器官细胞数量的稳定、成体细胞的自然更新以及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等。
(3)细胞凋亡的失调导致疾病:细胞凋亡不足,如肿瘤。细胞凋亡过度,导致自身免疫病和炎症,如败血症、心肌梗塞、艾滋病、老年痴呆、帕金森病。
20.有人说膜脂的功能仅作为膜的骨架,并作为非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的障碍,你认为此说正确吗?
【答案】我认为不正确。理由如下:
膜脂的主要功能是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去除膜脂,则使膜解体。另外,膜脂也是膜蛋白的溶剂,一些蛋白通过疏水端同膜脂作用,使蛋白镶嵌在膜上得以执行特殊的功能。有研究表明,膜脂为某些膜蛋白(酶)维持构象、表现活性提供环境。一般情况下,膜脂本身不参与反应(细菌的膜脂参与反应)。膜上有很多酶的活性依赖于膜脂的存在。如果去掉脂类,酶蛋白即失去活性,加上脂类,又可使活性恢复。
有些膜蛋白只有在特异的磷脂头部基团存在时才有功能。
21.哪些内质网的“信号”反馈调节细胞核内的基因表达?
【答案】三种“信号”反馈调节细胞核内的特异基因表达:
(1)内质网腔内未折叠蛋白的超量积累;
(2)折叠好的膜蛋白的超量积累;
第 4 页,共 43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