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815物理化学二之分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GFAAS 分析中,为增加试样在干燥和灰化阶段基体或待测试样的挥发性,消除有关千扰影响,通常可于样品中加入( ) 。

A. 电离剂

B. 光谱缓冲剂

C. 氧化或还原剂

D. 基体改进剂

【答案】D

【解析】基体改进剂的作用是使不易挥发或分解的基体转变成较易挥发的物质,以减少基体干扰。

2. 称取铁矿石试样0.4000g ,以标准溶液测定铁的含量,若使滴定时所消耗的标

标准准溶液的体积(以mL 为单位)恰好等于铁的质量分数(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则

溶液对铁的滴定度应配制为( )。

【答案】C

3. 下列哪种情况中应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而不是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 )。

A. 汽油中的铅

B. 高纯金属中的杂质元素

C. 血清中的镁

D. 小麦中的硒

【答案】B

【解析】其他三种情况适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量。

4. 分析合肥市大气中主要有机污染物,下列仪器中最重要的是( )。

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B.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

C.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D. 高分辨X 衍射光谱仪

【答案】B

【解析】因为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种类很多,试样是一个复杂混合物,所以应该选用既有分离又有鉴定功能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气相色谱将混合组分分离后依次进入质谱仪进行结构鉴定。其他三种仪器主要用于纯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5. 某酸碱指示剂的此指示剂的酸型是红色,而碱型是蓝色。欲使指示剂由80%的蓝色变为80%的红色,溶液的pH 必须( )。

A. 增加1.2

B. 减少1.2

C. 增加0.75

D. 减少0.75

【答案】B

【解析】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公式

6. 在EDTA 滴定法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pH 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 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越大

【答案】B

7. 准确移取饱和

20.00mL ,求A.1.6×1CT5

B.1.6×1CT6

C.1.6×l C T

D.4.0×l C T6

【答案】D

8. 等浓度NaOH 滴定一元弱酸时,当中和一半时,pH=5.0, 弱酸的为( )。

A.5.00

B.

C.9.00

D.

【答案】B

9. 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 )。

A.KNO 3

B.KC1

可求出。 溶液50.00mL ,用0.05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沉淀的为( )。

C.KBr

D.KI

【答案】A

【解析】盐桥中的溶液一般为KC1,而测时,常采用具有盐桥的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这是为防止氯离子干扰。

10.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 )。

A. 灵敏度低但重现性好

B. 基体效应大但重现性好

C. 样品量大但检出限低

D. 物理干扰少且原子化效率高

【答案】D

【解析】石墨炉原子化过程中已除去试样基体,所以物理干扰少;试样全部蒸发,原子化效率几乎达100%。

二、填空题

11.已知【答案】9.56; 不变

12.在分光光度法中,入射光波长一般以选择_____波长为宜,这是因为_____。

【答案】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最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测定时灵敏度最高

13.检验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当用_____法来判断;同一试样的两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可先用_____法来判断两级数据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再进一步用_____法来判断平均值之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答案】t 检验法;F 检验法;t 检验法

14浓盐酸的密度为.盐酸约_____mL。

【答案】8.3

15.现有四个组分a 、b 、c 和d ,在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80、360、496和473, 组分_____保留时间最长;若以聚乙二醇20000为固定液,用色谱法分离正己醇、正辛醇、正壬醇,其出峰顺序是_____。

【答案】c ; 正壬醇、正辛醇、正己醇

【解析】分配系数K 值越大,待分离组分在固定相中的停留时间越长,保留值越大;

与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在该溶液中加入很少量NaOH 溶液,其pH 值将_____。 今欲配制0.2mol/LHC1溶液500mL , 应取的浓聚乙二醇20000固定液的极性较强,分离组分时,出峰次序为极性由小到大。在正己醇、正辛醇、